通城“花式”拓宽就业创业路
2257名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本报讯 记者丁伟、特约记者付婧烨、通讯员罗静报道:5月20日,通城县湖北华思电工材料有限公司爱心车间内,机器有序运转,残疾员工们正在全力生产、组装、检测电器连接线。

  据了解,湖北华思电工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数据线的民营公司,2021年被评为湖北省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目前聘用残疾员工35名。

  近年来,通城县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创办残疾人爱心车间等方式不断拓宽残疾人就业途径。相关企业为残疾员工配置了辅助器具,创建无障碍宿舍、无障碍生活娱乐中心,让残疾员工在公司工作、生活无障碍。

  2022年,通城县启动“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聚焦残疾人就业需求,努力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多措并举促进有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

  通过搭建就业招聘沟通桥梁,积极开拓就业岗位,依托“春风行动”“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网络招聘、电话招聘等形式引导供需双方对接,精准推送就业岗位;通过“走访拓岗促就业”等行动深入企业一线宣传普及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助力残疾人实现按比例就业;通过“就业援助月”等活动深入残疾人家庭送政策,挖掘困难残疾人就业需求,及时推送岗位。

  围绕重残无业人员帮扶工作,积极组织各乡镇、村对辖区内重残无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就业情况、生活自理能力等内容逐人逐户开展走访调查,一人一档建立台账,明确帮扶责任人,针对不同重残无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开展精准帮扶。2023年,通城县建成“秀水社区残疾人之家”示范点,通过残疾人之家、通城县精神病医院等阵地资源,为就业年龄段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员开展手工制作等辅助性就业活动。还在县残疾人综合服务大厅专门开设了残疾人就业窗口,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就业服务,并利用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残疾人进行兜底性安置。

  同时,用好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管理服务系统,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和电子商务培训,组织视力残疾人参加咸宁市盲人按摩专业技能培训班,提升从业者专业素养;做好高校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服务,鼓励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参与各类线上线下就业招聘活动,点对点推荐就业岗位,2023年度应届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此外,该县进一步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权益保障机制,对就业中遇到歧视、不公正待遇等问题的残疾人开展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和保护,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加强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

  截至目前,全县已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225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