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准妈妈”准备好了吗?
本报记者 李嘉

  今年5月20日是第34个“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主题为“倾听母婴,共筑暖链”。

  人人都说母乳好,但它究竟有哪些优点呢?市中心医院产科病区护士长、主管护师刘菊芳为大家解答母乳喂养方面的问题。

  1、母乳喂养的好处有哪些?刘菊芳介绍,母乳喂养一方面可以保护婴儿健康,因为母乳中所含有的天然营养成分会随婴儿月龄增加而变化,母乳喂养能增强新生儿抗病能力,减少细菌感染,预防过敏性疾病,还能促进婴儿脑细胞和智力的发育,并且有利于增强母婴感情,使新生儿增加安全感。另一方面,母乳喂养可以促进妈妈产后恢复,主要是促进子宫恢复,有助于防止产后出血,降低患乳腺癌和卵巢癌危险,帮助产妇尽快恢复体型。

  2、产后1-7天,怎么哺乳才能奶多还不胀痛?刘菊芳表示,产后的一周里,妈妈的乳房每一天都在升级,宝宝的吃奶每一天都在变化,这就需要不断调整每天的哺乳重点:

  产后第1天,抓紧一切时机喂奶;产后第2天,不要干等下奶,当天就要好好喂;产后第3天,奶量大涨,乳房肯定要胀,但喂好敷好就没事;产后第4-5天,提防伤害乳房;产后第6-7天,生胀期做对还是做错,可以在奶量上见分晓了。

  3、母乳喂养多久最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婴儿6个月前给予纯母乳喂养,6个月到2岁或更长时间内,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同时,要补充其他食物。对新生宝宝按需哺乳:不受喂奶时间和次数的限制,随饿随吃。1-2个月后可改为按时哺乳。

  4、7~24月大的婴幼儿,每天的哺乳量和频次是多少?

  7~9月龄,不低于600ml/天,不少于4次/天;10~12月龄,约600ml/天,4次/天;13~24月龄,约500ml/天,不超过4次/天。对于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满6个月月龄后需要继续以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

  5、乙肝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刘菊芳介绍,如果母亲是乙肝携带者,可以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与奶瓶喂养比较,没有增加婴儿感染的额外危险。

  她强调,HBV主要是血液传染,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新生儿出生后尽早(12h内)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即使未接种前也是可以早吸吮早开奶!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乙肝母亲实行母乳喂养时应注意,喂奶前先洗手,擦拭奶头;奶头皲裂或婴儿口腔溃疡,暂停母乳喂养;孩子和母亲的用品隔离,毛巾、脸盆、杯子等独立使用;婴儿定期检测乙肝抗原抗体。

  6、引起病理性乳房肿胀的原因是什么?刘菊芳表示,这是乳汁排出不及时、不彻底导致的,最常见的原因其实是宝宝的衔乳姿势不正确,或妈妈一直只用一个哺乳姿势,就容易出现部分乳腺管排乳不良而造成堵奶。

  乳汁过度分泌。乳汁过量分泌的妈妈最容易发生堵奶问题,而且可能反复堵奶。所以乳汁过多的妈妈平时应避免过度排空乳房,或用炒麦芽煮水代茶饮,适当减少乳汁量。

  突然减少哺乳。妈妈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按原来的哺乳频率哺乳,乳房太涨又没有及时排出一些乳汁,就可能导致堵奶发生。

  饮食太油腻。妈妈进食太多油腻的食物后,会改变乳汁中脂肪成分的构成比,乳汁可能会变得粘稠,容易在乳腺管中形成淤积。这也是建议哺乳妈妈清淡饮食的原因。

  乳房受压。内衣过紧、睡觉时被压到、被宝宝踢到等导致乳房受压的情况,都可能导致堵奶。

  悬崖式断奶。有的断奶妈妈突然就完全不喂宝宝了,涨奶也不适量排出乳汁,想要硬生生地把乳汁憋回去,这样就很容易发生堵奶。

  离乳切忌悬崖式,而要循序渐进,适量排乳至乳房没有形成结或块,没有胀痛感为宜。

  疲劳或心理压力大。如果妈妈很疲劳、精神压力大,也很容易发生堵奶,因为心情不好会导致催产素水平会被抑制,而催产素是排出乳汁的主要激素。

  乳腺管受损伤。暴力通乳、乳房按摩都可能造成乳腺管受损伤,乳腺管壁毛糙就可能导致反复堵奶。

  7、如何预防和处理病理性乳房肿胀?刘菊芳表示,“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是预防和处理病理性乳房肿胀的有效方法。

  日常喂养中,注意按需哺乳,尤其是生后早期频繁地让宝宝吸吮乳房,如果宝宝不能吸吮,妈妈用手挤奶或用吸奶泵将乳汁吸出,并确保哺乳姿势及宝宝含接姿势要正确。

  一旦出现乳房肿胀要增加喂奶次数,夜间哺乳要勤,及时将乳汁挤出,按需哺乳,每次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帮助妈妈放松,喂奶后可以冷敷乳房减轻水肿。

  8、如何处理乳头皲裂?刘菊芳介绍,宝宝正确的含接姿势可以有效减少乳头疼痛和皲裂的发生,一旦发生皲裂,哺乳时先让宝宝纠正姿势,吸吮健康一侧的乳头,再吸吮患侧。另外,喂完奶后挤一滴母乳涂在乳头上,暴露乳头片刻,待乳汁干后再穿衣服;或涂抹修复型乳头膏。

  9、如何预防乳腺炎?刘菊芳建议,频繁有效喂哺宝宝,哺乳时可以采用不同体位哺乳,有助于从乳房各个部位排出乳汁,要按需哺乳,每次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穿宽松的哺乳文胸,夜间侧卧时防止乳房受压,适当休息,避免对乳房进行不适当的按摩都可以有效减少乳腺炎的发生。

  10、什么情况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刘菊芳介绍,若有下列情况,不推荐进行母乳喂养。存在可通过母乳喂养传播给孩子的感染性疾病,如HIV感染;正在接受抗癌治疗;使用某些药物。有些药物在哺乳期使用不安全,因此哺乳期间,母亲用任何药物前应咨询医生;大量饮酒后;使用某些违禁药物,如大麻和其他大麻属物质等;如果孩子出生时患有“半乳糖血症”,也不推荐母乳喂养。

  刘菊芳强调,乳汁的多少和乳房大小无关。乳汁是由乳房中的乳腺分泌而成的,胸部大是因为胸部脂肪堆积多,而乳腺的多少和胸部的大小没有关系。

  母乳成分是动态变化的,是为人类量身定制的。母乳喂养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健康理念,也是妈妈给予宝宝到这世界的第一份爱的礼物。

  链接:

  妊娠糖尿病喂养几点建议

  1、泌乳素可让母亲放松、缓解压力,减轻不适症状。

  2、降糖药不影响喂养。

  3、胰岛素分子太大,不入乳汁;口服降糖药,消化道破坏。

  4、监测母亲血糖,调整降糖药。

  5、可减少乳母胰岛素用量。

  6、减少婴儿成年后患糖尿病的风险。

  7、需注重个人卫生,保护好乳头不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