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护理员朱安平
情暖老人心
本报讯 记者黄柱、通讯员魏颖、董文耀报道:“天气越来越热了,帮我剪短点,这样凉快些。”5月14日,在赤壁市社会福利中心,高级护理员朱安平摇身一变成为理发师,熟练地使用剪刀、电推为老人理发,旁边还有几位老人正排队等待着。
据悉,朱安平是赤壁市少有的几个持有护理员高级职称证件的工作人员,她说,剪头发只是常规技能,她还要给老人修剪指甲、帮老人按摩,并经过老人同意后帮忙整理宿舍等。
“这个养老机构的宿舍里有电视、空调、风扇、马桶等,条件好,收费相对较低、还有专人照护,感觉很不错。”已经入住2年的周奶奶说。
临近中午,在宽敞明亮的食堂里,饭桌前已坐满了老人。“今天的烧鸡味道很不错。”朱安平又变身成传菜员,耐心地向老人介绍着。
据悉,中心食堂每日更新菜谱,三餐均按照老年人日常营养标准制作,荤素搭配、营养全面、绿色健康。
前不久,黄爹爹因病在医院治疗,出院后便来到中心休养,刚到中心时只能卧床休养,需要插呼吸机供氧、护理员喂饭喂水、生活无法自理,经过朱安平的精心照料,身体逐渐康复。
现在黄爹爹已经可以自主吃饭,在助行器的帮助下,还可以在房间内自由行走。朱安平说:“老人身体开始很虚弱,我也很着急,便为老人制定了个性化服务方案。随着方案的执行,看到老人慢慢能从自己吃饭到现在下床走路,我感到很高兴。”
当黄爹爹家人得知此情况,不仅向朱安平打电话表示感谢,还特地制作了锦旗送到社会福利中心表示感谢。
据了解,中心共有33名工作人员,其中有6人获得养老护理高级技术职称,16人获得中级职称。每年定期为护理员开展一系列系统化、全方位、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并与同济赤壁医院签订医疗互助协议,在院内设立医务室,常驻医护人员,随时为在院老人提供健康管理、疾病救治等基础医疗服务,最大限度保障老人的身体健康。
“爱心妈妈”胡小英
关爱留守娃
本报讯 记者黄柱报道: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它被赋予了“母亲节”的名字,从而变得温馨、美好。
5月12日上午,赤壁爱心妈妈胡小英带着礼物来看望她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李睿天,让他感受到母亲节的温暖和关爱。
温馨的家庭是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环境,但不少困境儿童由于失去原生家庭的庇佑,无法得到父母的呵护。为了给困境儿童找到一个温暖的“家”,2018年,赤壁市妇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让留守儿童成长有人守护。自那时起,胡小英成为了李睿天的爱心妈妈。
当天,胡小英带着3名志愿者一起来到李睿天家里,给小睿天买了衣服、运动鞋等价值近千元的物品。
“谢谢胡妈妈又来看我家孩子,他一点都不孤单,感觉很幸福。”李睿天的父亲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孩子能从情绪低谷中走出来,是我最大的安慰。”爱心妈妈胡小英每次看到孩子高高兴兴的样子都倍感欣慰。
现场,胡小英拉着小睿天的小手,把带来的酸奶拆开拿给他喝,还反复叮嘱他的父亲李祥林要加强孩子营养。又鼓励小睿天,要他好好读书、吃饭,听父亲的话。这种与“母爱”共度的温馨时光,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更显珍贵。
据悉,身患残疾的李睿天今年九岁,家住中伙社区十三组,父亲李祥林是低保户,家庭困难。自从胡小英成为李睿天的“爱心妈妈”后,胡小英一次次踏进李睿天的家门,敲开孩子的心门,用爱浇灌“小树苗”,陪伴他学习进步、快乐生活、茁壮成长。
从物质帮助到心灵滋养、从精神陪伴到心理疏导,不仅帮助困境儿童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更关注了李睿天的心理健康与思想动态。爱心妈妈胡小英的爱犹如一缕春风,温柔地吹开孩子封闭的心灵之窗。
退休职工王德福
耐心解千结
本报讯 记者黄柱、通讯员张楚虹报道:在赤壁市蒲圻街道华舟社区,有个家喻户晓的居民,被街坊邻里称为热心的“王婆婆”。她就是王德福,今年已经82岁,是华舟重工的一名退休职工。她和蔼可亲、热心快肠,经常帮助困难群众。
华舟社区大部分居民都是老人,有些老年人有时也像孩子一样,一言不合就发生口角。近日,小区两户居民相互指责对方采摘了自家菜园的菜,引发口舌之争。
王德福获悉后,把双方当事人请到王婆婆工作室,耐心劝解,最终化解了这起纠纷。类似的这种小纠纷,王婆婆工作室不知化解了多少起。
2017年,华舟社区南园小区党支部设立了“王婆婆工作室”。王婆婆工作室是由王德福带领支部委员组建的,主要服务社区居民日常水电费的缴纳,民调纠纷的处理和民意的搜集,替大家跑跑腿,解决生活上的小问题。
“有事情请您说,有难大家帮,让笑容绽放在每个人心里。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这是王婆婆工作室的宗旨。王德福深切体会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香满园”的含义,为了让更多退休人员发挥余热,在她的倡导下,华舟社区一大批的退休人员积极加入王婆婆工作室。
社区居民毛婆婆和李婆婆原本是好邻居、好姐妹,去年下半年,两人却因为27年前发生的一件事伤了和气。毛婆婆说,由于她在赤壁没有亲戚,27年前,她将450元私房钱交给李婆婆保管,如今,她想找李婆婆拿回这笔钱。李婆婆却说,这笔钱早就还给毛婆婆了。两人就这笔钱到底还没还,争了个面红耳赤。
王德福知道情况后,把两位老人请到家里,仔细询问,帮她们回忆。经过王德福反复做思想工作,最后两位老人握手言和,再也不为这笔钱而纠结。
为了形成和谐友爱的社区环境,王婆婆工作室的成员们还积极协助社区开展各种活动,为社区老人义务理发、端午节到军营包粽子、冬至节气组织大家聚在一起吃饺子……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在这里找到了幸福的邻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