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艺术经典 传承红色精神
本报记者 朱亚平 陈希子 通讯员 边策

  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我市迎来芬芳书香。为大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广播连续剧《生之歌》宣传推广活动在市十六潭公园举行,激励广大市民群众诵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当日,市银桂学校、市第二小学的师生们在《生之歌》宣传展板前久久驻足。“在课堂上,老师讲过何功伟烈士的故事。我们要向他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市银桂学校初一年级的李佳芯说。

  师生们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感染了在场的观众。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扫码收听《生之歌》,感受广播剧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价值。

  广播连续剧《生之歌》的历史背景来自一段党史故事。1941年,时任鄂西特委书记的何功伟被捕入狱。面对敌人一次次严刑拷打、一次次劝降利诱,他毫不畏惧、不为所动,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年仅26岁。

  何功伟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儿献身真理,早具决心,除慷慨就死外,绝无他途可循,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全人格,成仁取义,此正其时。

  “何功伟1915年出生于咸宁县柏墩乡中田畈,在大力唤起民众的过程中,他积极进行建党工作,建立了柏墩支部和咸宁特别支部……”现场有的观众自发当起志愿者,讲述何功伟的感人事迹,有的观众分享了自己收听《生之歌》的启示,有的则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热爱和敬意。

  “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有助于充分发挥红色基因教育铸魂育人的积极作用,用红色文化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

  广播剧《生之歌》由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声浪广播剧创研中心牵头创作,该团队曾三次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编,中国广播剧“最佳制作人”梁延任制作人、导演。邀请多次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制作中心制作部主任权胜任担任总编导。咸宁市图书馆馆长蔡骏任《生之歌》总顾问,他曾组织了66万字的何功伟的史料整理收集。

  创作团队历时一年,十易其稿,期间多次邀请专家、烈士亲属研讨剧本,并多次拜访烈士的儿子何继伟老先生。年过八旬的何老先生带着女儿,几次和主创团队长谈五、六个小时。录制前的最后一次审看后,何老先生回复:“感谢你们付出了很多心血。希望这部剧能针对青少年播出。青少年强,则中国强!愿你们再接再厉!”

  2023年12月,《生之歌》在北京录制,多位国内知名配音演员深情演播。饰演何功伟的赵成晨,曾为电视剧《天意》《扶摇》《皓镧传》配音。中国话剧金狮奖获得者、《长安三万里》李白配音宣晓鸣饰演何楚瑛。赵玲、杨默、惠龙等众多知名配音演员倾情加盟。

  据悉,我市各学校正把广播剧《生之歌》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素材,融入学校思政课教学工作,提高铸魂育人实效,采取举办主题音乐党课、校园分享会、主题报告会、主题班会、“沉浸式”角色扮演、配音秀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咸宁本地革命先烈故事,深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同时,还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民阅读、剧本围读,制作限量版定制《生之歌》藏书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