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悦的快剪人生

  人物名片:李宗悦,今年58岁,一家快剪店的老板。小店虽然不大,但却承载着李宗悦和父亲两辈人的创富故事。

  采访时间:4月10日

  采访地点:温泉城区幸福路

  口述实录:

  16岁时,我便开始跟着父亲在温泉城区的大街小巷里揽生意,帮别人理发。我做得最多的是洗头、吹头,而父亲则是掌握着核心技术,给客人修剪头发。

  一把剪刀,在空中挥舞,在发丝间穿梭,看得我一度入了迷,一句“老李师傅”“小李师傅”的客气话,让父亲和我赢得了充分的关注,好像我们给客人剪头发,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这一句句的尊重。

  后来,我们的日常生活慢慢被电视、电脑填满了,我从网上看到,外地都开始流行烫发接发了。在我的提议下,我和父亲便寻了间沿街铺面,正式结束了“沿街流浪”的生活,开始做起了早上8点开门,晚上9点歇业的小店生意。

  说是理发店,其实我和父亲还是以快剪为主。来店里的客人多数都是老街坊、上班族,对发型要求多数就是又快又好。

  小店是一个全透明的店,给顾客感觉干净、整洁是我设计的初衷。在仅4至10平方米的空间内,两个理发位、两个带镜子的剪发组合柜、两个消毒柜、两台毛发吸收器、两套剪发工具就是我们全部的家当。

  小店利润空间不大,主要靠走量挣钱,所以必须又快又好。父亲退居二线休息后,我平均每天要剪四五十个,最多的时候一天剪七八十个,回头客已达到95%。

  我认为,做生意,最基本的就是诚信经营。手脚麻利,动作小心,把剪发做好,对每一个顾客负责,让每一个顾客满意。

  随着这几年生意口碑越来越好,我还在考虑要走高端路线,收个徒弟,开设视频号,对有不同需求的顾客提供更高标准的服务。

  (本报记者 朱亚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