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小儿指纹——中医四诊之望诊(十)
胡红

副主任医师咸宁麻塘中医医院病区主任

  三岁以上小儿,可用一根手指,食指或拇指均可,竖直按定于小儿腕关节后桡动脉搏动处来切脉,俗称“一指定三关”。对于三岁以下的小儿,因年岁较小,诊脉不易配合,时常哭闹不止,气血逆乱,使脉象失真,故不以切脉为主,而是观察小儿指纹以辅助脉诊。

  一、望小儿指纹部位

  小儿指纹,是浮露于小儿两手食指掌侧前缘的脉络。为什么观察此处指纹呢?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同为各脏腑“气血生化之源”,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且“肺朝百脉”,人体各经脉均会集于肺,而寸口部位上方为太渊穴,是脉会之处,而食指掌侧前缘络脉为寸口脉的分支,小儿皮肤较薄嫩,食指络脉易于观察,故常以望食指掌侧前缘的指纹。

  小儿食指分三节,从食指根至指间方向,三个指节分别对应分“风关”、“气关”、“命关”。

  二、望小儿指纹的方法

  诊察小儿指纹时,面向光亮,医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小儿食指末端,再以右手拇指沿小儿食指掌侧前缘,从命关向气关、风关直推几次,用力要适中,使指纹显露便于观察,也可以蘸少许清水,以便指纹显现更清晰。

  三、正常小儿指纹

  正常小儿指纹,在食指掌侧前缘,隐隐显露于掌指横纹附近,络脉色泽浅红略紫,大多不浮露,甚至不明显,多是斜形、单枝、粗细适中。一般正常的小儿指纹在风关以内,不会超过风关。

  小儿指纹也受多种因素影响,皮肤薄嫩者,指纹较显而易见;皮肤较厚较黑者,络脉常模糊不显。年幼儿络脉显露而较长;年长儿络脉不显而略短。肥胖儿络脉较深而不显;体瘦儿络脉较浅而易显。天热脉络扩张,指纹增粗变长;天冷脉络收缩,指纹变细缩短。

  四、病理小儿指纹

  据《幼幼集成》载述: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首先,“浮沉分表里”。浮,就是指纹看上去很浅表而显露,表示是外感表证,邪气刚刚侵犯人体,邪正的斗争还在浅表位置;沉,是指纹沉隐不显,是从里面透出来,说明是里证,就是邪气已经入里了,气血阻滞,难于外达。相对来说里证比较重。

  其次,“红紫辨寒热”。其实纹色的变化,不止红、紫,还有青、黑、白等变化。“紫热红伤寒。”小儿风寒感冒了,一般见的是淡红色,风热感冒的时候一般是紫红色。热可以让气血运行加快,脉络扩张,气血壅滞,颜色就更深,所以紫色是里热证,偏红色是外感表证、寒证;“青惊白是疳”,指纹青色一般是惊风或疼痛,疳积多因脾胃气虚,生化不足,气血不能充养脉络,故纹色淡白。“黑纹因中恶”,如果指纹是黑色的,提示血络郁闭,病属重危,或者是感受疫毒,也就是感染了温病或传染病;“黄色困脾端”,黄色代表脾虚,因为小儿脏腑娇嫩,饥饱无度,容易造成脾胃损伤,出现消化不良,造成“胃强脾弱”。

  第三,“淡滞定虚实”。指纹浅淡而纤细者,多属虚证。指纹浓滞而增粗者,多属实证。

  第四,“三关测轻重”。根据络脉在食指三关出现的部位,可以测定邪气的浅深,病情的轻重。指纹显于风关:是邪气入络,邪浅病轻,可见于外感初起;指纹达于气关,提示邪气入经,邪深病重;指纹达于命关:是邪入脏腑,病情严重。最严重的一种情况,是指纹直达指端中医称之为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临床上,小儿通常起病急,变化快,症状不典型,就诊时容易出现抵触、害怕、焦虑等情绪,对于病情患儿本人描述不清,家长观察不全面等,而小儿指纹的变化虽反映病变的轻重、深浅,但只能作为辨证的参考证据之一,故医师判断病情需要全面收集资料,四诊合参,才能诊断准确,治疗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