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 星期
标题导航











































共赴桂花之约 共话产业未来
——中国花卉协会桂花分会学术报告交流会摘录
  赵良平

  中国花卉协会副会长
  吴克刚

  广东工业大学教授
  王良桂

  桂花国家种质资源库负责人

  韩远记

  河南大学教授
  赵宏波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
  张林

  都江堰市香满林苗木种植合作社负责人
  陈洪国

  湖北科技学院教授
  马平

  山东青州桂花协会会长
  程堂仁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文/本报记者 谭宏宇 阮智愚 图/夏正锋

12月12日,中国花卉协会桂花分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我市隆重召开,与会者共同商讨桂花行业的发展大计,为推动桂花产业服务经济发展献计献策。这次大会是中国花卉协会桂花分会的一次重要聚会,也是促进咸宁桂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盛会。会议期间,举行了学术报告交流会,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他们对桂花产业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共同探讨了桂花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本报特此摘录部分专家的观点,以飨读者。

推进传统花卉业向现代化花卉业转变

  当前,我国花卉种质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开发利用不足。花卉产业面临着种业发展滞后、产品质量不高、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产业链短、流通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花卉产业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必须推进花木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花卉产业体系、提供高质量的花卉产品。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核心是“高质高效”,既要产得出、产得优,也要卖得出、卖得好,要让花卉消费走进广大群众、千家万户。

  我们要想推进花木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动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进由传统花卉业向现代化花卉业转变。形成生产主体规模化、生产手段机械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方式生态化、产品销售品牌化、产品延伸加工化、产业形态融合化的现代花卉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化花卉产业体系是实现花卉业高质量发展、建设花卉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花卉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支撑。咸宁拥有丰富的桂花种质资源,要充分发挥区域特色、种质种源优势,以现代科学技术引领,强化“产学研”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健全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产品质量,弘扬花文化,让桂花产品走遍全球,推动现代化桂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桂花种质资源收集与种质创新  我国现有桂花品种包括国家林业局授权的新品种和国际登录的桂花品种,一般划分为四季桂品种群、银桂品种群、金桂品种群、丹桂品种群和彩叶桂品种群等五个品种群。到目前为止,我们桂花资源库已收集桂花品种(种质)164份,占全国已知品种的80%以上。

  在桂花资源研究评价方面,我们通过系统开展桂花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花香研究、叶色研究、抗性评价等多方面的研究,创新集成了桂花无性繁殖与栽培技术,解决了桂花夏季高温落叶的管理难题,创新了氮肥控制开花促进苗木生长技术,显著缩短了成苗期。

  在桂花的花产量、质量及保存研究方面,我们通过对不同桂花品种开花量的测定,不同桂花品种营养物质的差异分析,集成创新了桂花露酒制备工艺,显著提升了桂花露酒的品质。

  在桂花种质创新方面,我们通过杂交选育,获得了彩叶的杂种后代,并成功地运用SSR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进行了真实性鉴定,利用辐射育种手段,获得了三叶轮生的桂花植株。使用传统选育的手段,在自然的育种过程培育桂花新品种。在原有品种基础上选育出了8个彩叶桂品种,已获国家林业局新品种授权。

让花期调控技术推动桂花产业化供应  桂花是木犀科木犀属常绿灌木或乔木,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由于桂花枝叶繁茂、树形优美,秋季花开满树、飘香数里,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是园林中广泛应用的优良绿化树种。

  “四季桂”可以在10月至次年6月间进行多次成花和花芽分化,从而具有连续开花的特点。但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四季桂却出现少花甚至无花的现象。

  因此我们通过对桂花开花过程、成花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对温度、激素等条件进行调控,可以调控桂花花期。

  研究发现温度是控制桂花花开放的关键因素,多数桂花品种开花临界值在21℃,降温可以促进花期,升温可以延迟花期,因此可利用调控温度的方法促进或推迟花期。例如:将花芽分化完成的秋桂品种“堰虹桂”放置于平均温度19~21℃的人工气候室,处理约5至7天即可开花;人为创造25℃的温度,可使秋桂品种“堰虹桂”一直不开花,可有效延迟花期。将“普通四季桂” 放置于19~21℃的人工气候室,处理45至50天左右开始开花,达到盛花整个过程约2个月完成。

  凭借桂花花期调控技术,通过桂花调控技术影响对桂花影响,可以实现桂花的产业化供应,在桂花园林应用方面有很大的价值。

用科技创新丰富桂花产品开发应用

  大数据分析表明,人们对桂花传统食品的关注度较高,其中桂花茶、桂花酒的关注度在传统食品中最高。

  我们国内生产的桂花相关产品可分为桂花食品饮料类和桂花日化类等。总体来看,现有的桂花食品饮料开发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传统食品,新型功能性食品有待进一步开发;桂花日化产品形式单一,香精高效提取工艺和精深利用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在桂花深加工产业发展的困难与方向研究中,我们研究团队发现目前主要有原材料不足、基础研究缺乏机理尚未解析、产品附加值不高等困难。当前,桂花深加工产业的传统产品进一步与其他产业结合,向着全株开发利用和功能性、芳疗类产品开发方向发展。

  当前,随着国家林业草原桂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花卉协会桂花分会秘书处、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桂花创新中心等三个桂花国字号平台落户咸宁,桂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开展桂花品种资源收集与评价,桂花优质新品种选育,实现桂花早产丰产栽培技术,探索桂花储藏保鲜及加工技术,推进桂花系列产品开发及产业化。不过,还需要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继续发力。

坚持问题导向突破花卉产业发展瓶颈

  近年来,中国花卉产业发展迅速、势头强劲。花卉行业产销形势稳中求进,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支撑产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新花卉开发持续推进,花卉衍生产品发展势头强盛,营销经营模式正在革新。

  当前,我国花卉行业面临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积累不足等多方面问题,亟待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为推动花卉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创新为引领,厚积薄发。

  首先,要解决花卉种源“卡脖子”问题,打好种业翻身仗。我们应瞄准育种方向,培育具有“观赏+超抗+多功能”特性的新优奇特美新品种。同时,要立足资源特色,开发利用特色优势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种、产品、产业优势。

  其次,要打破生产技术“天花板”困局,创建适合国情的生产技术体系。通过先进的生产理念和生产技术,寻求技术突破,推动新能源、新技术在花卉领域的应用。

  最后,要突围产业“掉链子”窘境,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三产融合,立体发展,创新产业链条。加强花卉产业链条拓展研究,重点推进花卉研发、生产、旅游、康养、生态建设、乡村振兴、高附加值功能衍生产品加工“多位一体”的立体产业模式。

扩大植物精油应用领域  1987年, Dean和Ritchie体外测试50种精油对25种细菌的作用:发现最有效的精油是月桂、肉桂、丁香、百里香、马郁兰、甜椒、天竺葵和欧当归。因此,植物精油抗微生物活性及其创新开发利用,是推动桂花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植物精油的抗菌特性早已被详细地研究和应用,只是对它们的抗病毒特性开展研究的较晚又太少,且大部分研究主要针对包膜病毒的临床应用,而对非包膜病毒的功效的研究是十分有限。

  精油抗菌在农产品安全方面应用,基于植物精油“化感效应”开发“芳香农药”,许多植物精油的高效、广谱的抗菌活性已被国内外大量的科学实验证实并得到应用,对植物病原真菌也具有广泛的抑杀活性。精油抗菌在食品安全方面应用,精油用于食品与粮食防霉、食品防腐、精油用于生鲜食品与农产品保鲜。精油抗菌在健康卫生领域应用,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空气净化消毒,防治皮肤痤疮,防治龋病和牙周病,防治幽门螺杆菌引发的疾病,防治结核病,治疗灰指甲等方面。还可以利用植物精油守护厨房安全。植物精油复配成的复方精油,对室内空气进行熏蒸消毒,对供试菌杀灭效果可以达到99.9%以上。

加快桂花文旅融合发展

  当前,在文旅产业的发展中,普遍从大型的景区、度假区等项目开始,但止于有限的旅游商品开发。然而,后疫情时代的全域旅游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细节体验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关键。

  咸宁作为桂花的五大传统产区之一,素有“中国桂花之乡”的美誉。该地区的植桂面积、古桂数量以及品种数量均名列前茅。在桂花文旅产业方面,咸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咸宁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桂花飘香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使该地区的文旅产业实力圈粉。为了进一步推动桂花产业的发展,必须注重模式创新,推动全产业链融合;以研发思路创新为引领,充分挖掘桂花的功能成分与医药功效;同时还要通过研发思路创新,推动桂花种质资源的定向培育。

  当前,桂花产业模式正由单一、低门槛等升级为科学标准、规模一体化的多元化发展,在推动桂花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积极探索“科农旅”融合的新型模式创新。这种模式能够促进文化、旅游和农业科技的深度融合。具体而言,可以依托农科振兴、文旅传导以及产业提升等手段来促进三产融合,实现三者合一。

编艺造型提升艺术附加值  作为桂花苗木种植行业的从业者,我将主要分享自己在实践中总结的“造型桂花制作过程及方法”。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制作桂花编艺造型时,我的答案很简单,即为了“生存”。我们面对桂花传统苗木产业的发展不景气的形势,选择编艺造型作为突破口,为提高桂花的附加值,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对于造型桂花的品种选择,有着一定的要求。并非所有桂花品种都适合进行桂花编艺造型。我们倾向于选择花色好、自然树冠好、柔韧性好、根系好的规划品种。那么,如何培育编艺造型桂花小苗呢?准备好适合的小苗组合,从小苗开始,保证成活率,用黑色地膜覆盖,保持水分。生长一年半后,即可开始编艺造型桂花,根据需求进行造型。

  此外,造型完成后的桂花管理工作也是编艺造型的重要部分。首先要保持一定数量的树叶,用遮阳网遮盖编艺造型桂花,用于造型的捆绑绳要及时清除,确保苗木的成活率。最后,要结合文化,为编艺造型桂花取好听的名字,例如,九福禄葫芦桂、丰收桂、团结桂。

  总的来说,桂花编艺造型的核心目标在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我个人深感,唯有通过创新,我们才能在传统产业中脱颖而出。因此,桂花产业的发展必须始终保持创新精神,实现转型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

让桂花盆景走进千家万户  我从事桂花盆景工作已近三十余年,深感培育桂花盆景的实践经验之宝贵。桂花盆景并非简单地将桂花栽入盆中,而是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雕琢,才能成为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

  一个好的桂花盆景应该能够充分展现桂花的自然美和韵味,同时也能够体现出盆景艺人的巧思和匠心。在设计和制作桂花盆景的过程中,要培育出完美的桂花盆景,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选桩、选盆、选头。选桩时,应选择天然形成的流苏古桩或人工造型的流苏现代桩。选盆则要根据桩形来决定,直杆的应选用圆盆或方盆,斜杆的则选用长盆或椭圆盆。最后,要根据栽入盆中的树桩来选择合适的头,一般采用靠接法,可以实现当年靠接、当年成形、当年开花。

  桂花盆景的制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够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在栽培与管理方面,桂花栽入盆时,要在盆底垫上纱网和砂子,以起到透水、透气的作用。桂花盆景必须在每年春天进行一次整形,八月桂在春节前后修剪,四季桂在清明前后修剪。此外,还要注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技巧。

  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桂花盆景走进千家万户并非梦想。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我们一定能够让桂花盆景成为更多人心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