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寒就暖 敛阴护阳
——读“经典”谈因时养生之冬季养生
咸宁麻塘中医医院主治医师郑琼

  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冬季于五味为咸、五色为黑、五化为藏、五气为寒、五脏为肾、在志为恐。《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言:“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由此可见,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避寒就暖,敛阴护阳,以藏为本。那冬季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

  一、情志方面

  《黄帝内经》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冬季宜保持情绪清静淡泊,过度的兴奋与激动或悲伤、动怒,则阳气外浮,易引起人体疾病。此外,冬季草木凋零,日短夜长,易使人的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我们要注意防止季节性的抑郁症发作。

  二、起居方面

  《素问·上古天真论》言:“上古之人,其知道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冬季阳气肃杀,夜间尤甚,古人主张“早卧晚起,必待阳光”,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冬季属阴,应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去寒就温”,切忌“暴暖过汗”。足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不足,足部保暖更为重要,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冬季养生还应注意节制房事,不能恣其情欲,伤其肾精。

  三、饮食方面

  《素问·脏气法时论》有言:“肾主冬……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四时调摄笺》中讲到:“冬之时,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故宜养心”。冬季饮食要以养肾为先,少食咸味,多食苦味,以防肾水过旺从而影响心脏的功能。冬季饮食要因地制宜,北方天气相对寒冷,进补宜温热,可选择羊肉、牛肉等,但应少食辛辣,以免耗阳伤阴;南方气候温和,宜清补为主,可选择鸭、鱼等。冬季亦可多食黑色食物以补肾。

  四、运动方面

  《千金药方·道林养性》中提到“冬季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冬季运动宜选择运动幅度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注意防寒保暖,运动前应做好准备活动,运动有度,循序渐进,不能骤然剧烈运动,避免大汗淋漓。老年患者,尤其患者心血管及呼吸疾病的患者,不宜晨起运动,早晨气温低,易引起血管收缩,引起疾病的复发或加重。冬季是一个“养藏”的季节,也是一个“藏病”的季节,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切不可因天气原因而放弃运动。

  “冬令进补,三春打虎”,冬季人体生理功能处于抑制、减低状态,在冬令进补可使营养物质转换的能量最大限度的储存于体内,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膏方是一种具有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中药方剂,可补虚扶弱,对于体质虚弱、外科手术后、产后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恢复期、改善亚健康等可起到很好的作用。但膏方需因人制宜,不能盲目服用,需找经验丰富的医师,根据男女的不同体质,阴阳气血的不足,针对性的进行调理,且膏方药力缓和、作用持久,需长期服用,追求疗效不能急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