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咸宁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咸宁市优秀人民教师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咸教组发〔2023〕2号)精神,经民主推荐、逐级审查、专家评审、媒体公示、征求意见等程序,并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确定刘文斌等10名教师为咸宁市优秀人民教师拟表彰人选,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2023年12月14日至12月20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向咸宁市教育局教师管理科反映。
同时如有其他推荐人选,欢迎来信来电来访(推荐书信或电子稿件应包含被推荐人选工作简历、3000字左右的个人事迹及联系方式,供评审使用)。
纸质投递信箱:咸宁大道11号咸宁市教育局一楼大厅信箱;电子投稿信箱:xianningjs@163.com;来电电话:0715-8252249。
咸宁市教育局
2023年12月14日
2023年度咸宁市优秀人民教师拟表彰人选名单
刘文斌
男,57岁,汉族,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湖北省鄂南高级中学教师。1990年自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家乡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33年来多次创造学校高考纪录和奇迹。他推崇启发式教学,并推陈出新,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主体性教育”理念,有效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担任班主任26年来,所带学生成绩突出,考入清华、北大、中科大少年班的学生共计39人,其中2005年所带班级有9人考入清华、北大,其他学生分别考入上海交大、复旦等全国一流名校,全班600分以上31人,占全市的1/3。他不仅善于教学、长于育人,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也成绩斐然,十几位数学教师和班主任在其影响和指导下成长为骨干教师。2023届理科奥赛班和文科实验班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汪勇谋和吴成功就是他结对帮扶的“弟子”,两个班今年高考都取得了优异成绩:理科奥赛班4人考上清华北大,文科实验班高考成绩全市前十名占8席。
他是追求卓越,潜心教研,用多年的教学经验形成“主体性教育”理念,屡创高考奇迹的全国优秀教师,“创新型”代表。
徐 丹
女,51岁,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通城县关刀镇云溪学校教师。自1995年开始担任代课教师,2010年成为一名在编教师,扎根山区学校28年,教过各个年级、多个学科,是一名全科教师。课堂上总有欢声笑语,让每一个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成长。为了满足特殊儿童的心理辅导需求,报考了心理咨询师,利用空余时间学习考取了专业证书,给需要关怀的孩子带来了福音。在山区的28年里,坚持用文字书写教育情怀,撰写数千篇教学日志、百余篇家访日志和一百多万字的教育随笔,记载学校生活和教学、家访心得。
她是长期扎根云溪山区学校的全国模范教师,乡村“全科型”代表。
李 兵
男,45岁,汉族,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咸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教师。咸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电子信息系高级“双师型”教师,“湖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他领衔的“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工作室”被省人社厅批准为“李兵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他积极探索、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企业建立双师培养基地,与湖北三赢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为企业节约人力资源成本100余万元,学校电工电子类专业教师的“双师型”教师获证率达75%以上。率领教师团队连续15年指导学生参加各级电工电子技能竞赛,多次在国家、省、市级电工电子技能竞赛中荣获一、二等奖。
他是长期践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湖北省优秀教师,“双师型”代表。
黄维庆
男,39岁,汉族,本科学历,群众,崇阳县大集中学教师。2015年,带着一支“不整编”的球队,先后获得咸宁市校园足球联赛第一名、湖北省联赛分赛区第三名。大集中学也因此获批全国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他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大集中学足球队先后有15人荣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32人荣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17人入选湖北省校园足球最佳阵容。从县、市冠军到省冠军,只用了七年时间。2021年,他带着咸宁队一举夺得湖北省中学生足球联赛冠军,刷新了咸宁校园体育最好成绩纪录。在训练之余,他帮助崇阳县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培训教练、组织赛事。还提议崇阳县足协设立校园足球发展基金,并多方联系赞助单位,帮助不少困难学生圆了足球梦。如今崇阳县所有中小学都开设了足球课,拥有14所足球特色学校,2所足球特色幼儿园,组建了24支校园足球队。
他是善于抓住政策机遇,在有限的资源下,让山区学校球队拿下全省足球比赛冠军并走向全国的湖北省校园足球最佳教练员、荆楚好老师,“先锋型”代表。
杨敦福
男,56岁,汉族,大专学历,群众,通山县大路乡山口小学教师。读初中时因双腿突发急性关节炎导致右腿残疾,曾以中考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阳新师范,但因体检不过关,步入教师生涯受阻。1985年3月,他多次向村干部申请,进而成为一名民办教师。三十六年如一日,轮回任教于半洞张、杨城、龙岭三个深山教学点。边远山区,条件艰苦,他拖着残腿在崎岖山路上踽踽独行了十几个春秋。他想尽办法筹集资金建校,自己住楼梯间。他暑假义务做工补贴办学经费,用自己微薄工资长期资助贫困学生。他教书兢兢业业,业务能力非常强,他教的学生成绩位居全乡教学点之首。2013年,他的先进事迹在《咸宁日报》和《湖北日报》登刊报道,他被评为“咸宁市十佳师德标兵”。
他是身残志坚,扎根山区教学36载,曾获感动咸宁十大人物称号的全国模范教师,“奉献型”代表。
游安泳
男,49岁,汉族,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嘉鱼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他把每一堂课都当作新课重新设计,把生活中的新事物新现象都当作课堂上最鲜活的材料,曾获得过湖北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中国好教育联盟“同课异构大赛”一等奖。在核心期刊、省部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参与两个国家级课题研究。担任班主任15年,除了认真授课,还特别关爱学生。多次帮学生调解家庭矛盾,经常开车接送偏远地区的学生。多年来,一直资助贫困学生,保障家庭困难学生能安心学习,培养了300多名考入985、211院校的学生。
他是致力于利用学科优势,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善育型”代表。
周丽萍
女,40岁,汉族,本科学历,群众,通城县隽水镇九宫小学教师。2005年大学毕业,是来自外地的通城县偏远农村学校首批资教生。在集苏区、库区、山区于一体的大溪小学教孩子们讲标准普通话,教纯正的英语课,带着孩子们看山外面的世界,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因夫妻异地,每年在通城、黄冈和钟祥三地往返,把对家人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在大山里的孩子身上,用知识给山里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十余年如一日扎根山区库区小学,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用新视野和新理念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乡村教师,齐心协力为通城县的农村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她十余年如一日扎根通城山区教育,31岁获全国优秀教师的“成长型”乡村年轻教师代表。
谢余波
男,44岁,汉族,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湖北省咸宁高级中学教师。二十一年如一日坚守高中班主任岗位,培养出100多位考入985、211院校的学生,辅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并屡屡获奖。秉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育人原则,不仅关心先进生,更加关爱贫困生、关注后进生,让优秀者更优秀,使平凡者不平凡。因家庭矛盾离家出走的学生在他的鼓励下最终鼓起勇气重返校园;缺少父母关爱的贫困孤儿穿上他购买的新棉衣,倍感温暖;要求辍学的学生被他说服继续求学,最终顺利考上大学。
他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形成了鲜明的班级工作特色。他是关爱各类学生、以德立行的咸宁市五一劳动模范、资深班主任,“仁爱型”代表。
饶红云
女,47岁,汉族,本科学历,群众,赤壁市第一初级中学教师。从教28年,担任班主任25年。无论是在农村学校,还是城区学校,所带班级文化课成绩总是领先,德体美劳方面也充分得到发展。带领学生每学年阅读二十多本书,她的学生每年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曾经在荆楚教育名家卓越班作班级育人故事分享,在湖北省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年会上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2021年,她担任咸宁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凭着丰富的班主任经验经常为全市班主任和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授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班主任。先后被评为咸宁市“十佳女专业人才”、咸宁市学科带头人;2021年经层层选拔,被遴选为荆楚教育名家卓越班主任培养对象。她的“名班主任工作室”2022年被评为咸宁市优秀工作室。
她是担任教师培训“国培”专家,指导、培养一大批优秀班主任老师的全国优秀班主任,“专家型”代表。
谭惠英
女,51岁,汉族,本科学历,群众,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教师。不断求索创新,开展体验式、场景式教学。带领学生下田插秧,收割油菜、晒油菜籽、榨油,感受劳动艰辛;到农村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培养仁爱之心。深入开展素质教育,致力于帮助学生奠定终生发展的基础。常年义务教导学生学习葫芦丝,成立班级手风琴团、班级合唱团。所带班级曾获国家级经典诵读比赛优秀奖。2017年响应号召到当时的薄弱学校玉泉小学交流,坚守了六年,不仅教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还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指导作用。
她是主动请缨支援薄弱学校,力促教育均衡发展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引路人,“情怀型”代表。
(按姓氏比划排序,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