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西湖村王家庄
共同缔造点“靓”群众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阮智愚

  10月23日,走进通山县厦铺镇西湖村王家庄,路边凉亭、河边游廊、花坛步道整洁靓丽。走进村湾,临河卵石步道、竹木凉亭、洁净水塘……一幅美好村景映入眼帘。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王家庄发生的变化,是当初想象不到的。”西湖村党支部书记黄维国介绍,村子建设得如此漂亮,是村民们群策群力的结果。

  建靓村湾 决策共谋

  漫步沿河卵石步道,竹影摇曳,王家庄的洗衣埠步道沿河连起了村头和村尾,与村湾道路相连,形成了王家庄的“环线”。

  “这里过去是泥巴小道,要到河边洗衣服很不方便。”黄维国走说,村民们就地取材,用一块块鹅卵石修起了洗衣埠步道,现在成了村民饭后休闲散步的必经之路。

  类似的项目,村里还有不少。在村湾理事会的组织下,村民们形成群众清拆改清单25条,确定了民生实事项目5个。

  现在,王家庄处处是景,茅草丛生的烂泥塘成了村口当家塘,农户房屋旁的大土堆成了村里的中心广场……

  去年8月以来,在乡贤带动与群众共同参与下,王家庄200多米的村湾道路扩宽、刷黑,25户农户共同打造50亩油菜花海。还建起大屋场、竹廊、凉亭、花坛,环境越来越美。

  村民齐心 共建共管

  当天,在洗衣埠步道上,一位村民正清理着挡住步道的竹枝。黄维国说:“这是王家庄的徐立完,投工投劳他最积极,苦活累活他都干。”

  据介绍,无论是村里项目投工投劳,还是清理池塘垃圾、修缮村湾设施,徐立完都勇担重任,第一个冲在前面。

  “我还算是个壮劳力。”徐立完说,现在湾子里年轻人少,只是尽量多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现在各家各户养鸡,都在自家后院用网兜圈养起来。”黄维国说,去年10月,王家庄屋场连心会上号召村民清理棚屋、圈养家禽,大家响应积极。一散会,75岁的徐德安便第一时间穿上套靴,将自己散养的鸡抓起来圈养,并拆除养鸡的棚屋。

  村民参与是村湾建设的基础。王家庄村民们在“主人翁”意识带动下,由“袖手看”转变为“一起干”“争着干”,村湾群众团结一心,家家户户干净整洁、焕然一新。

  健全机制 共评共享

  “洗衣埠道投劳1天,捐款400元……”在王家庄的积分墙上,用粉笔记录着各家各户投工投劳、捐款捐物、让地让利情况,并记录着相应获得的贡献积分。

  为激发大家投工投劳的共建热情,王家庄以村口副食店为基础,建起积分超市,并根据村民参与“五共”情况和评比典型情况作为赋分依据,积分墙时时更新。目前,村民已根据积分兑换价值4000多元的奖品。

  “为了长效维护好美丽村湾村景,还专门建起共管机制。”黄维国介绍,现在各处新建设施的公示牌上,都登记有责任人,村民轮岗管护公共设施。同时,开展日常环境卫生评比、评选“最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提升。

  如今,王家庄人心齐、村湾靓、生活美,建设成果“人人共享、人人共管”,节假日返乡回村的在外村民变多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了极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