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嘉 通讯员 徐铭怿
近年来,随着国民年龄结构老龄化,人们生活条件及营养状况的改善,胆结石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得了胆结石怎么办?如何预防胆结石?11月1日,记者邀请咸宁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王伟为您解答。
“结石病”有多麻烦,从一个病例说起
10月中旬,64岁的唐女士因出现胆绞痛、发烧、黄疸等症状,前往咸宁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外科门诊就诊。
经了解,该患者曾因“结石病”在武汉大型医院和当地医院多次手术治疗,最后一次手术是在2021年做的,至今仍遗留切口窦道经久不愈。2年来,患者胆汁从窦道不断流出,致使患者全身都是腥臭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
主任医师王伟诊断,这是一例复杂肝胆管结石病人,并立即给予收治入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后确诊该患者为:全肝胆管结石并黄疸;胆肠吻合术后并吻合口狭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切口窦道胆漏并疝。
为早日解除唐女士的病痛,10月19日,在该院肝胆胰脾外科主任专家王代宏团队密切配合下,对其进行了左半肝切除术,术中将右侧肝胆管敞开,同期彻底清除右侧肝内胆管结石并解除狭窄胆管,对剩余的胆管进行整形,重新进行胆管吻合术、T管引流、腹壁切口疝修补。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手术治疗和后期精心护理,目前,唐女士伤口愈合较好,胆绞痛、发烧、黄疸等症状得到缓解,食欲和精神状态也恢复良好,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和医师称赞有加,满意度也较高。
“通常大家说的胆结石都指胆囊结石,而广义上的胆石症通常分为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三大类型。像唐女士这种属于复杂的肝内胆管结石,属于胆石病里的疑难杂症。”王伟说。
胆囊结石的病因有哪些?王伟介绍,胆囊结石常见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胆汁淤积:长期饮食不规律,比如饥一餐饱一餐的人,还有早上不喜欢吃早餐的人群。另外,某些由于疾病无法进食,长期依靠静脉内营养的病人也容易出现胆汁淤积,进而形成胆囊结石。
胆道感染:胆道感染时可以引起胆汁成分的改变,加上炎性分泌物、管壁脱落物等,更容易形成结石。
药物因素: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可以诱发胆结石、如安妥明、烟酸、消胆胺、雌激素类避孕药等。
饮食因素:长期摄入高胆固醇、高糖饮食的人与长期不进食早餐的人容易患胆固醇结石,长期进食低蛋白、饮食营养不良者容易患胆色素结石。
此外,长期精神紧张、抑郁等也是重要致病因素。
胆结石有哪些症状?
王伟介绍,部分胆结石病人可无症状,仅在平时体检或尸检时才发现,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但仍有部分病人的胆结石表现为典型的胆绞痛症状,胆囊炎的发作也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胆绞痛:病人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现阵发性疼痛,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可伴恶心、呕吐。
上腹隐痛:多数病人仅在进食过量、吃高脂食物、工作紧张或休息不好时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或者有饱胀不适、嗳气、呃逆等,易被误诊为“胃病”。
胆囊积液: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时,胆囊黏膜吸收胆汁中的胆色素,分泌黏液性物质,形成胆囊积液。积液呈透明无色,又称为白胆汁。
“结石及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诱发胆囊癌。”王伟提醒,虽然胆囊癌的发病率并不高,但患有多年胆囊炎则会大大提高胆囊癌的发病危险。
胆结石如何防治?
“饮食调控、定期体检是防治胆结石、胆囊癌疾患最理想的方法。” 王伟建议,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多食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品类食物也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要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多参加体育锻炼,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
胆结石如何治疗?王伟表示,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胆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并且近年来各种手术方式得到了长足发展,主要有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以及保胆取石手术。
对于有下列之一的胆结石患者应考虑手术处理:
有症状和并发症的胆囊结石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
结石数量多及结石直径≥2~3cm;胆囊壁钙化或瓷化性胆囊;伴有胆囊息肉>1cm;胆囊壁增厚(>3mm)即伴有慢性胆囊炎;对于年龄大于60岁,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即使无症状,也主张预防性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患者的日常保健:
胆结石患者要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多吃低脂高碳水化合物,流质的饮食,如:浓米汤、藕粉、果汁等,少吃含胆固醇多的食品和油炸食品。饮食宜少吃多餐,并注意饮食卫生。
胆绞痛急性发作时注意卧床休息,睡姿应向右侧侧卧,以免结石嵌顿在胆囊颈口,及时去医院就诊,不要强忍,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胆绞痛症状缓解后期注意合理饮食,定期到医院进行腹部超声等检查,动态跟踪,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并根据医嘱坚持服药或选择手术干预。
哪些人群应警惕胆囊癌? 老年患者。据统计,50岁以上胆囊炎患者的癌变率急剧增加,胆囊炎合并胆囊癌的平均年龄为62~65岁,并且这一平均数还有逐渐下移的趋势。
女性患者。慢性胆囊炎患者男女比例约为1:3。胆石病的发病率,不论年龄,女性都高于男性,进入老年后差别更加明显。
病史长、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患者。由于胆囊反复受到刺激,反复破坏与增生,最终可能导致恶变。
有结石,尤其是多发型或充满型结石者。结石性胆囊炎的癌变率是非结石性胆囊炎的30倍,说明结石的刺激因素是癌变的重要因素。
大结石。随着结石体积的增大,胆囊癌的发生率,相应增高,直径大于3cm的结石患者比小于1cm患者胆囊癌发生率高10倍。
瓷瓶样胆囊。即胆囊壁钙化,多见于65岁以上女性,是慢性胆囊炎的最后阶段。
合并有胆囊息肉样改变、胆囊腺瘤、腺肌增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