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在赤壁市余家桥乡洪山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新修建4.5米宽的机耕桥两边的高标准农田已经聚拢成片,桥下的中心渠正在有条不紊的施工,一边的挖掘机忙着平整土地,另一边的工人铆足了劲抡起锤子把大石块捶小、上水泥、垒石块、做浆砌石护坡。
改造农田促增收
“小块地逐渐变成了大块田,还施了有机肥,之前的荒田也都开发出来了,大家种地更有积极性了,政府建设高标准农田我们都非常支持。”余家桥乡洪山村村民刘焕明说。
“高标准的农田改造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又提升了土壤质量,投入使用后,预计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亩均提高100公斤,提高了亩产量,有力保障了粮食安全。”赤壁市农业农村局科长钱直荣说。
当前正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黄金期,也是抢抓项目进度的关键期。年初开工以来,施工方赤壁市水建集团加速推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进程,抢工时、抓利好,掀起高标准农田建设热潮,进行了土地平整、土壤修复、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修复新建等工作,赶在春耕之前交付。
“今年开年复工以来,土地平整以及管沟开挖修建工作进展顺利,预计4月底能建设完工。”赤壁水建集团现场总负责人陈锐介绍道。
改善水利提效益
余家桥乡洪山村中心渠建好后,可以灌溉沿途丛林村、洪山村、安咀村、月星山村的高标准农田。
改造前落差一米有余的高岸田干旱时容易缺水,下方的低浸田雨季泥脚深,不便于机械作业;经过改造后的田块高低相差不大,地块平整,土壤肥沃,便于大型机械进出作业,也提高了粮食亩产量。
“以前地里该浇水的时候水过不来,该收获的时候大型机械进不去。现在好了,中心渠修好后引水灌溉方便,机耕桥、生产路修得宽又结实,机械进出也方便。”村民宋建文说。
“高标准农田将修建灌排合一渠1337米、机耕桥7座、生产路36653米、田间道1740米等,投入使用后,能有效提高土地质量等级,道路通达率100%,农业综合机械化提高20%,大大增强村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余家桥乡党委委员、副乡长王伟红介绍。
余家桥乡地处丘陵地带,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有7900余亩,总投资1791余万元,涉及洪山村等8个村。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可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耕地质量,并有利于转变生产方式,助力农业现代化,确保农业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确保丰收奠基础
“高标准农田改造这个政策非常好,增加了土地的附加值,农田改造好了以后,可以种一季谷、养一季虾;也提高了村民种田积极性,原来田没有人种,一百块一亩都没人搞,现在提高到了三百块一亩,还带动了地方的就业。”村民吴纯汉看着中伙铺镇埠头村已经投入使用的高标准农田高兴地说。
“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是赤壁市重大的民生项目,也是赤壁市乡村振兴的基石项目。赤壁水建集团一直高度重视,调配精干力量,高峰时投入14支劳务队、30余台机械、400余人在赤壁铺开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赤壁市水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三新说。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运民生的“压舱石”,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赤壁市作为湖北省47个粮食主产县之一,保障粮食安全责任重大。近年来,该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规划上突出“高”字,在设计上突出“实”字,在监管上突出“严”字,在美丽乡村建设上突出“美”字,在现代农业上突出“融”字,通过念好“五字诀”,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的111个行政村总投资1.7亿元,将建设高标准农田11.36万亩,形成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的农业生产大格局,把大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