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彤(化名)3岁的时候,我们发现她和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与同龄孩子相比,人家两岁半的孩子喜欢活蹦乱跳、爱吵爱闹,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但是彤彤却不同。”张女士满脸无奈地说,“不论你问她什么,她也不说,也不回答,总是自己玩自己的,从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甚至不会叫爸爸妈妈。”
张女士发现孩子有这些情况,就带孩子到咸宁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来检查,诊断出彤彤属于自闭症儿童。“以前我们也听说过自闭症,但怎么也没想到我的彤彤会患上自闭症,真的很难接受。”张女士说,“当得知孩子患有自闭症,我整个人都要垮掉了,接下来的一个月,睡不好吃不好,感觉像是世界末日!”
为了治疗彤彤的自闭症,张女士辞掉了工作,在咸宁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中心专心陪伴彤彤进行训练,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热,张女士都会每天都会带着女儿彤彤到儿童康复中心一起上课……
彤彤刚开始上康复训练课时,老师教授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彤彤将物品和发音对应,虽然词语很简单,但不管怎么教,彤彤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全然不理会。为了吸引彤彤的注意力,康复师周灵芝便从一堆玩具中挑选了一套积木让彤彤在一旁先玩一会儿,然后收走积木,顺利吸引彤彤的注意力,引导彤彤进行上课的内容。
为了让彤彤准确分辨出每一件物品,周灵芝每拿起一件物品发音时,都会将彤彤的手放在自己的嘴唇上触摸。一旦彤彤说对她指出的物品时,她就会拥抱或表扬的方式鼓励彤彤。周灵芝说,“仅靠发音来传递信息,难以让患有沟通障碍的自闭症儿童接收到,因而肢体动作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上千遍的反复训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的一天,彤彤突然拉着张女士的手喊道“妈妈”。张女士找到康复师周灵芝说:“彤彤已经3岁半了,在这里训练半年后,第一次喊我‘妈妈’,我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是的,我们的彤彤、彤彤妈妈还有康复师周灵芝和医生们一直为孩子的康复努力坚持着,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坚持,彤彤才有了可喜的进步。
“康复师要记住每位受训的自闭症患儿的喜好,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周灵芝说,自闭症儿童面对陌生人可能会出现异常的举动,稳定他们的情绪非常关键,要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好感。于是,周灵芝对康复中心每个孩子都做了细致的了解,并将不同孩子的脾性、独特习惯都记在自己的笔记中。她说:“很多次失败时我有些挫败感和无助感,但坚持下来,我发现自己是值得的。我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孩子们来上课时,一边喊着周老师一边扑倒到我怀里,非常有成就感,因为这些孩子在我们的坚持下一点一点好起来,我的工作是为了孩子和家庭的幸福、国家的安定,这就是我们妇幼人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