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边远山区办起老年学校
首批60多位“老农”家门口上学

  本报讯 记者马丽娅、通讯员戴智泓、蔡旻高报道:3月7日清晨,崇阳县高枧乡集镇,73岁的黄旺连老人吃完早饭,理了理衣服,照了照镜子,满心欢喜地向老年学校走去。

  “当了一辈子农民,没想到老了还能在家门口上‘大学’……”一路上,黄旺连老人逢人就感慨。

  高枧乡地处鄂赣两省交界处,集山区、边区、老区于一身。过去,囿于现实条件,很多老人年轻时没有机会上学,有的甚至连字都不认识。

  “去年,我们通过湾子夜话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时,不少老人反映,他们以前围着田地转、围着灶台转,现在不愁吃、不愁喝,有大量时间,希望通过学习消磨时光。”高枧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陈希告诉记者。

  民有所望,施政所向。随后,该乡党委、政府就把创办老年学校纳入为民办实事的内容之一。经过多方协调和选址,最终决定将乡文化站里的两间闲置房屋进行改造,作为老年学校的教学点。

  硬件设施解决好了,他们又着手相关“软件”。经过多次商议后决定,老年学校由乡干部进行日常管理,教学内容由乡文化站主抓,教课老师则由乡里主要领导去邀请本地各领域的“优秀人才”:

  47岁的王醒红是县人大代表,她对舞蹈、音乐有一些经验,受邀来任音乐和舞蹈老师;

  周健君是崇阳县老年书法协会高枧分会的会长,受邀来任书法老师;

  王雪云是高枧提琴戏剧团的“台柱子”,受邀担任戏曲老师……

  去年9月,高枧乡老年学校正式挂牌。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后,于今年3月7日正式开班。共开设了音乐、舞蹈、戏曲、书法4个班,每周二至周五根据课程表安排上课。

  开学当天,有60多位村民前来报名。他们有的家住乡集镇,有的住在相对较远的村里。

  “扛锄犁地大半辈子,现在房子住好了,生活过好了,缺的就是精神需求,这所学校解决了我们精神上的不足。”报完名后,60岁的廖杏华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在报名的人群中,记者发现,高枧乡党委书记刘素兵也报了戏曲班。

  “学校办得好不好,要真正靠近老年人生活圈才知道。”刘素兵说,将围绕老年人入学需求,多措并举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强化师资保障,创新推动教学内容提质增效,确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接下来,我们还会拓展教学课程,开设一些接近老年人生活的课程,比如普通话班、智能手机班等,确保老年学校办学水平逐步提升。”高枧乡文化站站长王林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