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咸宁谱新篇
——写在市纪委六届三次全会召开之际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哲 宋文虎 通讯员 邓子庆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坚持严的基调。

  反腐败斗争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

  扛起新使命、强化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刚刚过去的2022年,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领导下,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忠诚履职尽责,主动服务中心大局,旗帜鲜明正风肃纪反腐,积极维护全市良好政治生态,奋力书写了清廉咸宁新篇章。

  强化政治引领

  精准有力推动政治监督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主动深入系统学、紧密结合实际学、对标职责联系学。”党的二十大刚刚闭幕,市纪委监委就召开学习研讨会议,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政治引领是关键,深学才能实干。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落实“首个议题”学习制度,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政治学习效果怎么样,一个重要检验标准,是政治监督是否有力有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强化政治监督,坚持上级党委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

  去年4月,我市举行2022年首场电视问政。台上,县市区政府“一把手”被现场问政,接受监督。

  针对问政内容,嘉鱼县委领导赶赴一线督办落实,农业生产供水问题得到解决;赤壁市政府迅速拿出整改方案,一个月内完成问题整改;咸安区政府快速部署行动,7处违法建筑迅速拆除……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快速高效推动问题解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这就是推行“一把手”监督的目的所在。

  2022年,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督促130家单位向同级党委述责述廉,纪委负责人对589家单位或地方“一把手”开展谈话。

  去年,市纪委监委推出各类问政40期,曝光问题126个,问责386人,累计770余万人次关注观看。

  聚焦“国之大者”,始终把政治监督摆在突出位置,构建“1+X”扁平化运行机制,整合巡察、审计、财政等监督力量,推动政治监督靶向更明、举措更硬、运转更畅。

  深入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搭建“党委主抓、纪委协同、部门参与”组织架构体系,创新“一案、两单、三制”配套举措,选定18个地方和单位作为首批集中研究单位。

  扎实推进开发区建设、粮食购销、地方政府债务和国有融资平台等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立案35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86人,留置25人,移送司法机关17人。

  深化政治巡察,发挥党内监督利剑作用。2022年,市纪委监委推动六届市委巡察稳步开局,全年组织开展3轮常规巡察、1轮交叉巡察,覆盖24家单位党组织。同时,强化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把巡察发现问题整改纳入日常监督,力促真改、实改、深入改、持久改。(下转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