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家国情怀,谱写服务“三农”发展新篇章;扛牢职责使命,深耕鄂南绘就美丽新画卷。
近年来,农发行咸宁市分行始终坚守“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政策性银行职责使命,坚持“执行国家意志、服务‘三农’需求、遵循银行规律”办行理念,扎根咸宁,深耕咸宁,切实加快产品、模式、流程和服务创新,为全市稳住经济大盘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发展是新时代的命题,时代是奋斗者的舞台。聚焦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六大领域”,全力打造粮食银行、水利银行、农地银行、绿色银行“四大品牌”,该行用担当作为提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截止11月末,该行累放贷款92.34亿元,同比多投22亿元,贷款余额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14.75亿元,较年初净增66.91亿元,同比多增22.4亿元。贷款净增额居全市金融机构第1位,占全市13家金融机构贷款总净增额的41%,贷存比达到500%。
1 树立特色品牌——
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壶中烹煮,茶块变红,让人口齿溢香,身心也随之放松下来。日前,赤壁市羊楼洞青砖茶店店长周思正忙着为访客泡茶、讲茶。现场签下了不少订单。
“产业发展快,要靠龙头带”。针对青砖茶企业小而分散,加工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农发行咸宁市分行以建设青砖茶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园区为抓手,强化茶企造血功能,为复兴青砖茶产业“航母”提供动能。
去年,该行审批贷款支持赤壁青砖茶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园区(一期)项目建设,实施土地指标增减挂钩,腾挪出数百亩地,打造加工车间、研发中心和茶旅融合体验店等配套硬件,过去各自为政的产业链形成了一个整体。
项目不仅对1.35万亩茶园进行升级改造,还包括完成土壤改良、茶种更新、良种栽培、排水喷灌设施、道路修整等配套设施建设,并接入5G智慧农业物联网管理平台。
截至目前,该行已为该项目累计投放贷款2.41亿元,在政策性金融的“贷”动下,青砖茶迅速插上了重塑辉煌的“翅膀”,古老的青砖茶正焕发新的活力,品牌影响力日益凸显。
“三农”领域投资回报周期长、回报率低、风险较高,需要有形之手来扶持。农发行咸宁市分行负责人说,作为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咸宁分行充分发挥“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咸宁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投资强度。
今年来,该行投放12亿元贷款,支持污水治理,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投放扶贫衔接贷款34.79亿元,支持咸安绿色孵化园、崇阳天城全域、通城矿山生态修复、通山路网等一批重大衔接项目落地实施。衔接贷款余额85亿元,比年初净增24.3亿元,增幅40%。
围绕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助力推进“一县一品”,除了支持赤壁青砖茶等特色产业发展,该行还投放8000万元支持崇阳雷竹产业发展,支持嘉鱼、通城等地油茶产业项目落地。
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今年来,发放3.4亿元贷款支持粮食全产业链发展,并在全省实现辖内粮食信用保证金建立全覆盖和全市首笔投放。
支持星光玉龙机械、黄袍山油茶等普惠小微企业15家,投放贷款10010万元;支持精华纺织、天化麻业、秦江木业等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投放贷款2.43亿元,余额2.79亿元……
牢记支农支小社会责任,进一步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好政策,用好文件,对我市一批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重点园区的中小企业“供氧输血”,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发展难的问题。
2 深化金融供给——
助力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
11月3日,秋高气爽,淦河龙潭河湿地公园内,不少附近居民休闲玩耍。
淦河大桥旁的金泉湾小游园里,网红植物粉黛乱子草盛放,引来短视频达人拍摄打卡。
沿淦河往东,站在人民广场同心桥望去,一泓碧水穿城过,生态宜居入画来……
近年来,咸安区加快建设“一河两岸”、百里画廊,打造“生态会客厅”。农发行咸宁分行主动作为,全力推动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落地。其中,咸安“一河两岸”2000万元基金项目仅用时4天,实现全市首笔审批投放,刷新了“咸宁速度”。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咸宁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这是立足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和咸宁发展实际,赋予咸宁的科学定位。
该行切实担起农发行人的责任,紧扣咸宁发展定位,靠前发力、精准对接、勇于担当,持续强化金融供给。
绿色生态是咸宁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也是立市之本、发展之基。市委市政府提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量质并举、以质为先,全面统筹生态保护、建设、利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抓好长江、淦河、陆水河、富水河、斧头湖、西凉湖等的保护和治理,坚决守住流域安全底线,擦亮生态强市品牌。
围绕咸宁市“十大标志性战役”,该行积极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支持民生水利项目和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投放水利建设贷款11.97亿元,支持赤壁长江取水、嘉鱼陆码河综合整治、斧头湖水生态治理等项目,水利建设贷款余额31.32亿元。
聚焦绿色崛起,该行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围绕清洁能源、碳减排、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提升绿色信贷份额,投放绿色信贷贷款26.74亿,全行支持绿色信贷项目47个,比年初增加12个,绿色贷款余额64.48亿元,比年初增加18.3亿元。
聚焦示范区建设,该行积极抓住嘉鱼纳入全省共建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验示范区的机遇,围绕嘉鱼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链、推动园区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四个方面,对接意向项目36个、金额203.6亿元,实现项目落地9个,贷款金额34.8亿元。
积极开展“夏季攻坚”行动,以各县市“十四五”战略规划重点项目,国家102项重大项目,150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为抓手,掀起项目营销高潮,获批项目35个、142.5亿元,同比增加8个、58.5亿元,新营销项目实现首笔投放16个、金额17.53亿元,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助力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3 优化联动机制——
着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去年底,农发行湖北省分行与咸宁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融合发展、长江大保护以及符合国家政策的其他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优化上下联动机制,该行向省分行争取支持优惠政策,在信贷规模、利率定价、新产品试行等方面给予倾斜。实行项目联合会商、集中评审,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前中后三台联合”的高效机制,重点项目平均办贷用时缩减20天。
星光玉龙机械(湖北)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业机械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近年来,该公司不断加大技改和新产品研发投入,产能和产值不断扩大,资金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农发行通山县支行通过走访座谈深入了解企业情况后,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实际,将每年500万元的授信额度提升到800万元,助力公司发展壮大。
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先导带动作用,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支持了梓山湖大健康、官埠桥镇改善人居环境、咸宁市综合场馆建设、咸安矿山修复、嘉鱼东湖学院、赤壁交通路网、通城坪山孵化园、崇阳陆水河整治、通山供水能力提升等57个政府关切的重大建设项目和民生工程,累放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84.08亿元。
准确把握政策性金融定位,围绕“四个不减”工作要求,靠前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突出产业带动,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积极对接国家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将“三类人群”帮扶信息纳入办贷流程,元至11月,“产业+帮扶”模式实现投放19.75亿元,占帮扶贷款投放总量的57%,比去年同期提升460%,带动7001名脱贫群众,每人年增收超4万元;加强项目服务,通过“项目+帮扶”方式支持崇阳全域公交、通山矿山生态修复、通城四好公路等帮扶项目,投放贷款15亿元;深化协作支持,投放“万企兴万村”企业贷款6480万元。
落实省委省政府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及“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工作要求,该行结合自身职能定位,聚焦主业,服务大局,积极组织“服务稳住经济大盘 送最新金融政策下市县”活动,推动稳经济大盘“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落实。
行动是最有力的宣言,落实是最有效的担当。该行负责人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金融等政策和标准体系,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咸宁分行争分夺秒,撸起袖子加油干,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迅速落实到行动中,全力助推咸宁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