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体检,你的眼睛还好吗?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江世栋

  近日,市民小韩体检时被眼科医生指出眼睛出血,还因为眼睛受强光刺激差点没通过色盲识别图。这次检查让小韩警醒起来,若再不改掉熬夜、黑暗中看手机的坏毛病,恐怕连识别图都看不到了。

  市疾控中心专家说,中医学有“肝开窍于目”的理论,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双目得到充分的休息,夜间的子时和丑时 (23:00~3:00),是胆经和肝经当令的时辰。这个时间人体不静卧休息,回肝血量不足,肝火上升,会出现双目红赤、头痛、头晕眼花等不适。在黑暗环境中看手机、电脑、iPad等屏幕,一亮一暗,瞳孔在收缩与放大之间难以调节适应,眼睛易疲劳;为了看清物体瞳孔会增大,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睛,导致眼压升高,易诱发青光眼;最严重的是,屏幕带来的蓝光辐射和频闪会对视网膜造成损伤。

  蓝光损伤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2006-2008年,因蓝光辐射每年导致全球超过3万人失明。2009年底发出橙色预警:“蓝光辐射对人类的潜在威胁将远远超过苏丹红、三聚氰胺等的破坏性,无形中吞噬人的双眼”。

  人眼的晶状体有成像和保护视网膜的双重作用,有效隔绝了紫外线和红外线。但是蓝光可直接穿过晶状体到达视网膜在眼底成像,对视网膜造成不可逆伤害,轻则近视,重则眼底黄斑病变,甚至失明。德国眼科专家表示,LED灯、电脑屏幕等发出的光含有大量不规则频率的高能短波蓝光,能量极高,能造成视网膜不可修复的光化学损伤。不同年龄人的眼睛对蓝光的透过率不同。0-1岁的婴儿,大约70%~80%的蓝光能到达视网膜;2-10岁的儿童,大约60%~70%的蓝光会照射到视网膜;60岁时大约40%~50%的蓝光能到达视网膜。因此最易受到蓝光伤害的三类人群分别是:儿童 (蓝光透过率高)、糖尿病人(视网膜病变)和服用光敏药物后的人员 (加剧光损害效果)。

  除了蓝光,生活中还充斥着许多“有害”光辐射,如:紫外辐射、红外辐射、蓝光、强光、激光等,不正确的使用会对我们的眼睛、皮肤、身体造成损害。

  选择最舒适的光保护眼睛

  眼睛是在自然光照下发育生长的,因此最佳的照明光源是自然光或光谱接近自然光的人工光源;健康的照明光源应接近全谱、不含线谱,有合适的照度和色温、无眩光、无频闪、含有适量的紫外和红外辐射。

  白天尽量选用天然采光;工作台面的照度为(300~500)lx,照度均匀,以减小眼睛疲劳;灯具的选择避免眩光,显色指数大于85%。注意频闪和电磁干扰,长期在有频闪的光源下阅读工作,瞳孔括约肌和视网膜会因过度使用而疲劳、酸痛甚至伤害视神经。目前市场上的台灯种类主要分为:白炽灯、节能灯和LED灯。白炽灯连续全谱,无线谱,2856K色温,光线柔和,显色指数高,最适合阅读、家居照明。在黑暗中看手机或电视时开一盏灯,时间控制在 30 分钟以内;调整屏幕的对比度,使亮度和色泽尽量柔和,以减轻眼睛的负担。

  生活中还要注意给眼睛补充营养,如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E、花青素、锌等被指出是能够保护眼睛的元素。可多食香蕉、火龙果、橘子、蓝莓、肝脏、绿叶蔬菜等富含营养素的食物。减少甜食,因为甜食会使血钙下降,影响巩膜功能。此外,还可以通过按摩眼周、动眼运动、茶水或菊花水熏眼法来保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