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湖北科技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采访时了解到,很多年轻人都有长智齿的情况,疼得厉害恨不得马上拔掉,不疼了便完全忘了这回事儿,就算想起来也没勇气拔智齿。
该院赵堂开医师说,有正常咬合功能的智齿可以保留,萌出位置不对、经常发炎、龋坏的智齿应尽早拔除。
一颗智齿两条命
智齿因萌出位置不良,牙齿可能部分或全部被龈瓣覆盖,加上位于口腔的最内侧,刷牙的时候难以清理到,食物极易嵌塞在牙齿里,细菌滋生引起发炎,咀嚼、吞咽、开口活动疼痛加重,甚至会牵连到其他的牙齿感染。到了冠周炎的中后期,表现为口臭、舌苔变厚、智齿周围流脓等症状,甚至半边脸都会肿起,口张不开,不能进食。严重者可以伴随发烧 、头痛、便秘,淋巴结发炎肿大等。
市民沈女士(化名),几年前智齿曾发过炎,当时她自己在家用白酒漱口后疼痛有所缓解,就没当回事儿。谁能想到,这一疏忽差点酿下大祸。
今年3月,怀孕8个多月的她,智齿再次发炎。但因为怀孕,即使疼痛难忍,她也不敢用药,最后导致她的脸肿胀到吃饭、说话都很费劲,甚至一平躺就觉得呼吸困难。之后,沈女士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沈女士出现了口腔多间隙脓肿感染,同时监测到胎儿胎心很弱,可能已经引起了宫内感染!
在最快的时间内,医生们把沈女士推进了手术室。在多科室的通力协作下,以“母子平安”告捷!
为何小小智齿差点成“夺命齿”?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智齿!
智齿是个啥?
人类有多少颗牙齿?事实上,并非所有人的牙齿数目都一样。一般来说,长出 28~32 个牙齿都是正常的,有的人先天缺失牙齿,也有的人先天多牙齿。
那什么是智齿?“智”,也就是聪明,智齿之所以被称为智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在成年之后萌出,人们觉得这是心智成熟的标志,于是称之为“智齿”。
如果我们把正常成年人的口腔分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区域的话,一般每个区域会有 8 个牙齿,长在最后的第 8 颗牙齿,就是传说中的“智齿”,也是我们的第三磨牙。
需要澄清一下,“智齿”和“智商”,除了都姓“智”,没其他关系。
智齿不痛就不用拔?
有的市民问,我的智齿从来没痛过,真的一定要拔吗?赵堂开医师说,不管痛不痛,长歪的智齿都要拔!也就是说,尽管暂时没有引起疼痛,那些长歪的智齿,越早拔除越好。
发炎的智齿是身体上的一个病灶,会产生很多炎症因子和毒素等有害物质。炎症因子、毒素等会顺着血流流经身体各个部位,引起局部红肿、呼吸困难,甚至危及脏腑,造成生命威胁!不是所有的智齿都要拔,如果智齿位置端正,有相应的对颌牙咬合,则无需拔除。
这是因为,长歪的智齿不容易清洁,食物残渣常常会留在智齿周围,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智齿乃至旁边的磨牙龋坏(不仅容易导致智齿疼痛,还容易导致智齿前方的磨牙变为蛀牙)从而引起更大范围的牙痛。
到了那个时候,智齿要拔掉不说,智齿前方的磨牙也会出现不可挽救的龋坏,只能一起拔掉。
而且,智齿拔掉之后不需要镶牙,最多花个几百上千元。但如果前方的磨牙被拔掉,就需要花费更多钱进行义齿修复。
现在智齿周围就痛,该怎么办?
确实有很多人,很能“忍”。智齿痛得死去活来的时候下定决心要去拔牙,可是吃了点消炎药不痛了就开始心存侥幸——“听说拔牙好痛呀,还是再等等吧”。
这是错误的。赵堂开医师说,牙齿肿痛很严重,说明局部感染很严重,虽说不是立即拔牙的好时机,但也应该去医院找医生开药、冲洗,实在不行,咨询药师和医生,服用一些常用的抗生素。为避免疼痛反复发作,等炎症消除,再去专业的口腔医院,彻底解决牙痛问题。
在日常护理中,更应该正常(甚至加强)刷牙、多漱口冲洗,难以清洁的卫生死角才导致了智齿周围的炎症,所以竭尽全力清洁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等智齿没那么痛了,牙龈周围的红肿也消失了,就是去找医生拔牙的好时机!长痛不如短痛,更何况,打了麻药,拔牙其实也没那么痛呢!
哪些智齿不用拔?
不过,也有一些特别“乖”的智齿,整整齐齐长出来,上下可以完美咬合,也没有什么蛀牙,平时都能刷干净。赵堂开医师说,这种优秀、“听话”的智齿完全可以留下,成为我们咀嚼食物的工具!
除了这些健康的智齿,还有一些智齿深深埋在骨头里,完全没有要萌出的迹象,那么也可以先不拔。但是要保持观察,一有动静,还是要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