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稳稳的幸福
——嘉鱼县高铁岭镇临江村采访实录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査生辉 王恬

  “这个路要修整一下,要不然下雨的时候,弄得到处都是泥巴。”11月7日,嘉鱼县高铁岭镇临江村活动广场上正在举行共同缔造“村湾夜话”,一名吴蔡家湾的代表积极发表意见。

  “对呀,那一段路是我们村湾必经之路,我同意,我也觉得要修路。我家门口的路,我肯定要出一份力!”参与交流讨论的村民杨力立马附和。

  此次村湾夜话汇聚了30余名群众代表,团团围坐,相对而谈,大家畅所欲言,为自己村湾建设建言献策。

  连日来,嘉鱼县高铁岭镇临江村强化党建引领,为将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秉持“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基本原则,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从民生小切口出发,积极发动群众参与,齐心协力,共同改善村民小事难事。

  决策共谋

  “小夜话”催生“大幸福”

  “老杜你快过来,这里给你留了一个位置!”“来了来了!你女儿昨天不是回城了吗?我还以为你跟女儿一起走了不来了。”

  7日上午9点,嘉鱼县高铁岭镇临江村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热闹非凡。40余名老人们聚集在此,下棋、看电视、闲聊、健康检查,一幅其乐融融的幸福景象。

  驻村工作队队长周爱国说,凡是本村年满75岁的老人,均可由监护人签字后,来中心“日间托老”,村里提供早晚车接车送服务,这里活动娱乐、检查身体都是免费的,午餐也只需要2元钱。

  “日间照料中心之前因为疫情原因关停了,在前不久的一场村湾夜话中,我们许多做子女的都提出了因忙于工作,老人的照护难问题,希望重启日间照料中心,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村里还对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临江村村民杜林说,如今,老人们欢聚一堂,笑语盈盈,我们在外工作都很安心。

  近年来,临江村“两委”始终牢记事由民议、策由民定,坚持“一月一夜话”,问需于民;坚持“有事一起谈”,问计于民;坚持“效果大家评”,问效于民。

  村里大力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建立“村党支部+村湾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实行“1+10+N”党员联户机制,由31户党员中心户进行分片入户走访60余次,对建设发展中村民不理解、不配合的拆旧、拆破等做及时沟通交流和化解。

  同时,结合实践活动,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开展常态化“村湾夜话”,广泛征求村民共谋村级发展意见建议,商定实施路径。

  目前,全村收集反映的立面改造、道路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等方面的10条问题,村“两委”制定问题清单并明确完成时限,已解决9条,剩余1条正在全力推进建设之中。

  发展共建

  “小产业”带动“大发展”

  在临江村油茶种植基地里,村民孙火清正在地里忙着除草,漫山遍野的油茶树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流转给合作社种油茶,一亩地250块钱,每个月在基地务工还有2000多元的收入,比种水稻等一些其他作物划算。”看着眼前这一片快1米高的油茶树苗,孙火清很庆幸。他告诉记者,2017年5月,他将自家的12亩土地都流转给了合作社,统一种植油茶。

  孙火清赞不绝口的合作社便是由临江村村集体成立的嘉鱼县金盆生态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专业种植油茶。合作社采取“党总支+基地+农户”的方式,汇集资金、技术骨干、油茶专业种植人员于一体,流转土地,集中大规模建设油茶园。

  “我们基地的青果主要销往赤壁、武汉等周边地区,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销路很广。”临江村党总支书记杜英武说,村里种植的油茶出油量大,质量高、口碑好,现在基本都是订单销售,不存在滞销的情况。 (下转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