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界石村
千亩野藕获丰收

  本报讯 记者丁伟、特约记者皮道琦报道:20日,秋高气爽。在嘉鱼县陆溪镇界石村野藕种植基地,几名农户在藕塘中半弯着腰,双手泡在水中,一只手用高压水枪冲开淤泥,另一只手将藏在淤泥中的野藕慢慢挖出。

  农户刘元才介绍,挖藕的季节,他一个月挖25天藕,一天10来个小时,一个月的综合收入可以达到2万多元。

  “2022年将是个丰收年,估计我们野藕亩产量能增收20%,预计平均每亩产量要达到1400斤左右。”基地负责人龚木前说。

  今年阳光充足,野藕的淀粉含量更高,吃起来口感也更为粉糯。该基地共种植野藕3000余亩,一般是按订单采挖,保证了野藕的新鲜度。现在,不仅咸宁周边地区的客户持续订购,连四川、安徽、浙江、河南都有客户打电话来提前订购。

  野藕不仅是陆溪镇的一张名片,更是联农带农的致富产业。据介绍,界石村目前已有40多户农户参与野藕种植,种植面积从几亩到几十亩不等,年经济收入人均增加万元。

  为了进一步擦亮打响陆溪野藕品牌,龚木前积极与武汉大学、武汉轻工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野藕品种改良研究,他将本地保护良好的纯正原生态野藕提供给专家教授做原始样本,培育野藕新品系。

  “目前,我们正在尝试做野藕加工,比如藕粉、藕丝,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同时通过与高校对接,不断改善野藕口感,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口味,赢得更多消费市场。”说到未来规划,龚木前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