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青创贷”是赤壁市落实金融支持企业发展的有效举措之一,可有效助力青年企业家和青年创业者复工复产、创新创业。截至4月11日,赤壁农商行共发放“青创贷”85笔,共计3014万元。
近年来,赤壁市聚焦主责主业,落实“六稳”“六保”,大力发展培育市场主体,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开办企业继续提速,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推出企业开办、注销、延期申报、延期缴纳、出口退税等事项容缺办理。降本增效持续加力,加强银企对接,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招工补贴,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缴税,成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网……
随着一项项得力举措的实施,赤壁市去年新增市场主体11444户,同比增长6.3%。截至目前,该市已有各类市场主体65892户,同比增长10.70%。
聚焦良好社会生态,法治环境更加公平
去年11月11日,赤壁高新区一家公司的一名工人,在下班途中晕倒,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家属要求公司赔偿40万元,公司负责人觉得很冤。
当天下午,受赤壁市人民调解中心委派,赤壁高新区民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百佳调解员昌清与家属沟通。
根据多年来的调解经验,他一方面稳定家属情绪,表示“一定给一个满意的说法”。另一方面,他耐心地做公司负责人的思想工作,劝说他们尽量多给家属一些赔偿,让她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多一点保障。
昌清通过政策宣传、真情劝说,让双方很快就自愿达成了协议,由公司给予人道主义赔偿15万元。由此,一场意外死亡纠纷快速得到解决。
该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事发后公司非常担心,没有想到在调解员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难题,公司生产没有受到影响。
“企业一般都聘请法律顾问处理业务上的问题,他们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意外事件。”赤壁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但爱华告诉记者,为了让园区近200家企业安心发展,他们共成立了四个调解工作室,去年7月以来已成功调解5起突发事件,有效保障了各方利益。
法治是营商环境的核心和保障。
近年来,赤壁市坚持把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着力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021年,该市推动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成立民商事调解委员会3个,设立工作站2个,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2603件,成功调解2597件,调解成功率99.5%。其中,解决涉企经济纠纷52起,挽回经济损失1.28亿元,为企业节省诉讼费、律师等费用100万元以上,这一先行先试经验被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