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底,由湖北省发改委开展的2021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出炉,赤壁被评为优异等次县(市、区),咸宁仅此一家。
赤壁是如何做到的?4月19日,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更有质效
4月19日,在华润·赤壁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区未来乡村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未来乡村综合服务中心作为示范区对外展示的窗口,兼具现场指挥部的功能。他们将突出乡村特色风貌,打造集展示、办公、生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服务中心,打响乡村振兴示范区品牌。
华润·赤壁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总投资500亿元,规划面积64.5平方公里,通过实施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现代农业、文旅等项目建设,将为区域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推动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升级。
去年11月15日,华润·赤壁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区首批项目建设举行开工仪式。首批项目涵盖渔光互补、生态治理、现代农业、集中供热、绿色建材和美丽村庄建设,计划投资超100亿元。
截至目前,示范区一大批项目已动工,今年将完成投资111.385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去年以来,赤壁上下围绕“高效为企业办成一件事”,从工作中找经验,求突破,拿出可行的办法,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环节多、流程长、落地难,历来是影响赤壁市项目落地的痛点问题。
赤壁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开展“拿地即开工”五证同发工作。投资592亿元的华润·赤壁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从正式签约到落地建设,只用了41天。住方科技9个月建成11万平方米厂房,实现了当年落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拿地即开工”为重大项目落地按下快捷键,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带来“赤壁速度”。
赤壁营商办负责人张燕燕说,去年,赤壁市项目落地明显加快,推行工程许可承诺制,工业项目实行“先建后验”,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一证一码”,查封、注销等登记即时办理,办事程序大幅精简,办事效率大幅提升,办事时限大幅缩短,获得广泛好评。
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市场环境更具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放水养鱼”,水多水好才能鱼多鱼大鱼肥。
“我公司办理营业执照,只在窗口填了一张表,一天就办好了,办事效率真的很高。”近日,新开办企业赤壁市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博园店负责人迟中锋,在领取营业执照和免费赠送公章后感慨地说。
为持续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赤壁市全面推行企业开办“210”标准,实现企业开办2个环节(一表申请、一窗发放)、1天内办结、零费用且免费为企业赠送公章并发放电子印章。
助力开办企业只是起点,帮助企业解难题没有终点。
“3月底,当看到手机短信上300万元‘青创贷’的到账通知,让困扰我许久的资金周转问题终于迎刃而解。”近日,湖北智优创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志对赤壁农商行感激不已。
受疫情影响,今年年初,陈志经营的湖北智优创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资金吃紧,一直为进货款和人员工资发愁。当他得知赤壁农商行可以贷款后,立即用手机扫码申贷,赤壁农商行迅速开启贷款程序。两天后,陈志便接到了提款电话,这是赤壁市今年首笔企业“青创贷”。
“有了这笔钱,资金问题解决了,还大大降低了公司经营成本,贷款利率也降低了很多,真的很感谢政府的好政策。”陈志说。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