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国第37个教师节,我市表彰了一批扎根一线、潜心教学、业绩突出、师德高尚的先进典型。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235人的名单中,乡村教师占比较大。
将更多的荣誉向基层一线、特别是乡村教师倾斜,符合国家“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政策要求,是更好实现教育公平的现实需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教师职业的生动写照,而这一品格特质,在乡村教师身上体现得尤为集中和突出。比如“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然而,长期以来,乡村教师有着和城市教师一样的教学压力,却没有获得一样的待遇。一方面,不少乡村老师生活条件较差、社会地位偏低、经济压力很大,因而对职业缺乏认同感和荣誉感。另一方面,乡村教师职称评聘等渠道不畅、职业培训机会较少,一些教师因此对职业前景不乐观。这种现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去年九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让更多政策福利惠及乡村教师。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全市各地应该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更加善待乡村教师。要着力提高职业尊严,让乡村教师 “安下心”。每年教师节,全社会都应关心支持乡村教师,让更多乡村教师心无旁骛从教,乐守三尺讲台。要着力改善物质待遇,让乡村教师 “留得住”。严格落实国家福利政策,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的各种保障,让他们的每一份劳动和付出都得到回报。要着力畅通成长渠道,让乡村教师 “教得好”。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开展城乡教师交流等途径,给予乡村教师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让他们在事业上有更多的成就感。
乡村教师,是乡村孩子的明灯;善待乡村教师,就是善待乡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