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全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在通城召开,咸宁村庄规划工作受到省自然资源厅肯定,得到兄弟市州点赞。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村庄规划工作,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分三年推进村庄规划全域覆盖,为乡村振兴扣紧“第一粒扣子”。
截至目前,全市862个村庄中(城镇开发边界外),已完成575个村庄的规划编制任务,预计年底可实现全市村庄规划全覆盖。
在实操手册的引导下,散布于鄂南大地的乡村,既流淌着美丽乡愁,又能邂逅“诗和远方”,全市82个村纳入省2019、2020年度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扣紧“第一粒扣子”,推动高质量发展
古色古香的萝卜乡学院,推窗见景的萝卜酒店,黛瓦白墙的民居民宿,飞檐翘角的萝卜博物馆……走进咸安区高桥镇白水畈村,每一个唯美角度都在昭示,这里是一片休闲旅游的热土。
长年在外打工的刘锦霞三姐弟,回乡办起农家乐,最多一天接待58桌游客,收入可观:“从温泉回乡做农家乐,这条路是选对了。”
在这里,田边路旁,房前屋后,苗木成行,鸟语花香,但田埂上杂草没除,不同组村民之间串门,有野草露水打湿鞋,沾上泥;村舍民居没有重建大建,但家家风格迥异、功能迥异。
游客感慨:白天下地体验农活,夜宿农家听取蛙声一片,真正享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田园悠然生活。
高桥镇党委书记朱敬民介绍,如今不仅萝卜从0.8元/千克涨到4元/千克,还吸引鄂旅投投资30亿元打造“131军旅小镇+白水畈田园综合体”。
从一根“伤不起”的小萝卜到繁荣的田园综合体,白水畈村的蜕变,和我市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的规划编制分不开。
翻开《白水畈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项目认知、规划区概况、开发定位、规划设计等内容一应俱全,详实清晰。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光介绍,咸宁的村庄规划编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遵循“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审批”原则,实现产业基地“立”起来、服务设施“好”起来、农业发展“旺”起来,农民增收“富”起、村庄“活”起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头戏在农村。2019年,我市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农村房子空心化、空间秩序较乱等实际问题,在全省率先启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全面摸清家底的前提下,将全市862个村庄划分为城郊融合类、聚集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拆并搬迁类、其他类五个类别。在规划编制中,注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合理安排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不断引导提升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价值,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规划依据。
在具体实施中,既注重刚性约束,明确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历史文物保护、地灾防治、城乡防洪等底线要求,又注重弹性引导,采取“点状供地”“只征不转、不征不转”等灵活政策引导,实现村庄建设“指标有保障、空间可进入、项目能落地”。 (下转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