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如果想在读完每一本书后都有满满的收获,就需要有技巧地做读书笔记,并持之以恒养成长期做笔记的习惯。
阅读是这个时代最廉价的系统获取知识的方式,不用出门,不用花费多少钱,就能够获得别人花费几年甚至一生所获得的财富。如今的线下培训和线上培训,价格有高有低,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但对于一本好书,只是区区十几元,哪怕你从中收获一点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已经是超值了。
“写作就是与自己对话”,一部经典,就是一个思想者与自己对话过程的外化。孩子尚小,未必能够理解其中的意蕴,但不理解未必就意味着没有感受。读书笔记在强化某种感受的基础上,很有可能将感受引向感悟,从而使孩子的思想走向深刻。思想的深刻性,是我们获得人生价值最锋利的武器,如干将莫邪之剑,吹毛断发,削铁如泥。
有些藏书的人认为,书保持干净最重要,所以宁愿不经常翻书,很多人家里的书橱只是为了美观。但真正喜欢阅读的人,会在看完书上画满重点线,甚至在书中画满批注,甚至空余的部分会展开长篇的论述。
读书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对说得好的一段话无动于衷,大可以写下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还可以写下对作者的质疑或肯定。读书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虽然未必能立即解决我们目前的困惑,但都是他人智慧和经验的积累,多年之后翻阅笔记,仍然会觉得自己的读书体验很有价值。
勤做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更激发了我们的探索欲。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提纲、批注、心得几种,格式及写法并不艰深。而且读书笔记涵盖的内容广泛,可以有效扩充我们的知识面。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彩精辟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积累各种资料,为科研、教学、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当然,勤做读书笔记并不是评价读书收获与否的唯一标准,单能让我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面对事物有严谨周密的逻辑处理能力,对人能不矜不伐,不带偏见的处理关系。最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建立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丰富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