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高质量发展,是人才支撑、人才引领的发展。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24名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来到咸宁,开展社会实践和课题研究。
2014年9月,我市同清华大学建立起校地合作关系,签订了《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咸宁试点基地》协议,双方在科技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搭起了合作交流的广阔平台。
今年,是我市与清华大学开展校地人才交流合作的第8年。8年来,我市先后吸引了93名博士研究生来咸开展社会实践,为实践单位解决相关技术难题百余项,提出解决问题意见建议110余条,形成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和论证方案70余篇,我市获评清华大学“全国十佳社会实践基地”“清华大学二星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
共建共享,拓宽人才“朋友圈”
6月底,香城泉都迎来一批新的“老朋友”——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为何称他们为新的“老朋友”?因为自2014年我市同清华大学建立人才交流合作关系以来,每年暑假,都会有一批博士研究生,从清华大学奔赴咸宁,在咸宁开展为期6周的社会实践。
今年,我市共迎来了24名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他们来自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建筑学院、法学院等12个学院,涵盖了软件工程、城乡规划、法学等18个不同专业,被分派至市人民检察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发集团、咸安区浮山办事处、崇阳县住建局等17家市县乡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据悉,为提升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专业知识同我市发展需要的匹配度,社会实践前期,市委人才办紧紧围绕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和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发展定位,组织各地各相关单位提出项目研究需求及博士生人才需求,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结合自身专业、研究方向和兴趣意愿等因素,自主选择实践项目,做到人岗匹配、人事相宜。
“今年来我市开展社会实践的清华大学博士共24名,是8年来人数最多、涵盖专业领域最广的一年,这是各位博士们自己的选择,说明了我市的人才吸引力越来越大,愿意来咸的青年才俊越来越多,咸宁的人才‘朋友圈’进一步拓宽了。”8月2日,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近年来,我市立足发展实际,不断拓宽校地合作领域,从社会实践、人才挂职锻炼全面延伸至共建科研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养输送干部人才等方面。去年11月份,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落地崇阳,就是我市进一步深化同清华大学校地合作的一个成果,也是我市充分发挥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智力优势、助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借才用智,助力高质量发展
“邓博士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撰写的报告《咸宁市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对我市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低碳能源转型路径规划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对来自清华大学核研院的邓旭博士赞不绝口。
虽然只有短短的6周,但邓旭的课题研究做得很扎实,撰写的报告,从咸宁实际出发,提出了系列对策措施,并协助制定了咸宁低碳能源转型发展路径。
24名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在咸实践期间,凭借着深厚的理论功底、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对各自承接的项目提出了系列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实践单位的高度评价。
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吴金峰博士,也是此次社会实践咸宁支队队长,他实地考察了咸安向阳湖镇、嘉鱼官桥镇、通城大坪乡等基层一线,完成了《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指导意见》调研报告,得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
来自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邢晨雨博士,在市文联以“咸宁长歌文化”为课题开展深入研究,系统总结了我市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对长歌的采集、整理、研究工作,撰写了综述报告,从文化内涵和文化传播两个角度为咸宁更好地打造长歌文化名片提出意见建议。
倾力倾情,当好金牌“店小二”
“咸宁是一个很热情的城市,很快就能融入其中,不需要适应期,来到咸宁,就像回到了家乡一样,都舍不得走了。”归期在即,来自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在市中心医院实践的张轩诚博士说。
“咸宁环境好、空气优、人友善,蓝天碧水惹人醉,以后有机会还要回咸宁看一看、走一走。”来自清华大学法学院、在浮山办事处实践的韩富鹏博士说。
短短6周,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们何以对咸宁恋恋不舍?这和我市倾力倾情,当好金牌“店小二”分不开。
博士们在咸实践期间,各接收单位实行“一对一”贴心服务,指定专人为来咸博士申请“人才公寓”、申领“实习补贴”,并全程协助博士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市委人才办对博士们实行“周记管理”,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博士们遇到的困难,为清华大学博士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同时,为让各位博士深入了解咸宁,市委人才办立足我市丰富的红色资源,结合建党100周年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先后组织博士们前往鄂南烈士陵园缅怀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参观考察了北伐汀泗桥战役纪念馆、131军事工程、萝卜小镇等地,让大家见证了咸宁文旅融合的大发展,感受了乡村振兴建设的新风貌。
“我们来咸宁,一方面是学长学姐的大力推荐,另一方面是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好奇。来了之后,深刻体会到:来到咸宁,不负此行;万国咸宁,不虚此名。”博士研究生们纷纷表示,回去以后将用心当好宣传大使、友谊大使,让更多人了解咸宁这座美丽的城市,推荐更多的清华学子来咸实践锻炼、就业创业。 (通讯员 杨昌 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