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小组”坐镇指挥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市首创
在脱贫摘帽阶段,率先在全市成立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五人小组”(1名县委副书记、1名人大常委会副主任、3名副县长)坐镇指挥。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阶段,力量继续加强,“五人小组”由1名县委副书记、1名县委常委、1名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名副县长组成。县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实行一月一调度,把握方向、解决问题、统筹推进;书记、县长适时到县精准扶贫指挥部开展集中会商;县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每周一召开调度会,会议有方案、有议题、有纪要、有落实督办。
“4+1”工作机制压实帮扶责任在全市首创
针对扶贫攻坚部门责任不实、帮扶力量不强问题,率先在全市推行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4+1”驻村工作模式(4天在单位办公,1天在所驻村全脱产扶贫),全县192个村驻村工作队员每村达到3人以上,进一步压实了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夯实了脱贫攻坚工作基础。
“尖刀班”直插一线督业务在全市首创
针对各单位和帮扶干部业务不熟问题,在全市率先从“千人计划”中抽调30人组建扶贫业务指导“尖刀班”,具体指导开展全县扶贫业务工作,攻克了一个个堡垒,扫除了一个个“拦路虎”。在脱贫攻坚收官阶段,继续发挥“尖刀班”督导作用,组织12个交叉自查组,对12个乡镇“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及台账资料进行全面检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为脱贫巩固提升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湾子夜话”成为抓好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
针对群众参与度不够、获得感不强的问题,在全市创新推广“湾子夜话”活动,全县县级领导、县直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县直单位帮扶干部、乡镇驻村干部、村干部整体联动,深入187个行政村、1900个组湾,多轮次开展“话政策、话发展、话民生、话和谐”为内容的“湾子夜话”活动,增强投入的普惠性,提高基础设施均衡化水平,有效激活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认可度大幅提升。2019年8月21日中纪委《纪检监察信息》第58期单篇刊发《湖北崇阳“屋场夜话”助力巡察工作向基层延伸》向全国推介。
“扶贫车间”扶贫走在全市前列
针对部分“无产业、无技能、无出路”的农村空闲贫困劳动力,大胆探索“村头建厂、村头培训、村头就业、村头赚钱”的“农工双赢”就业扶贫模式,实现了“扶贫车间进贫村、边工边农双丰收”的目标。
2018年以来,全县共建就业扶贫车间30个,在全市处于前列,带动就业1500余人,就地就近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802人,大大加快了脱贫步伐。2020年,应对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全县重新认定30个扶贫车间,全部及时复工复产,新增贫困人口就业142人;通过对各乡镇全面梳理就业岗位,动态安置3100余人,为克服疫情稳岗稳业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基层党建促脱贫工作得到省市肯定
近年来,县委坚持党建促脱贫,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突出政治站位,坚持党要管党,以创全市标杆、全省一流为目标,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央领导亲临检查视察党建工作;贫困村党支部书记程桔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吴宏军当选为湖北省党代表;2019年铜钟乡坳上村被评为全省党建工作示范单位。咸宁市基层党建现场会在崇阳召开,崇阳经验、崇阳样板得到省市的肯定和推广,党建工作为整县脱贫摘帽、巩固提升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