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1年普通高考统考仅剩下几天的时间,所有高三学子都在为这场大考做着最后的努力和冲刺,考生和家长们都进入了紧张的“临战”状态。
如何复习备考?考前焦虑怎么调节?身体不适怎么处置?如何在一些细节上注意避免出现失误?3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各学科备考“秘诀”用起来
“语文是高考第一科,考好语文,对树立信心、考好其他科目至关重要。”鄂高语文高级教师李萍建议,考生可用往年的高考真题来练手,两天做一套,并注意控制好各板块的答题时间。
“数学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激活思维,保持良好的考试状态,关注好细节,定能决胜颠峰。”鄂高数学高级教师陈佳敏认为,在考前几天时间里,一要熟悉试题情境;二要适度训练,保持良好题感;三要抓好“三点”,即薄弱点、规范点、易错点。
鄂高英语高级教师吴萍萍认为,高考3500个的词汇掌握是重点,英语语法和句型结构的熟练程度是关键,而理解的准确性来源于不断地训练和总结。
鄂高政治高级教师杨小燕认为,政治学科经过一轮、二轮甚至三轮复习,考生知识结构和水平已基本定型,应该回归课本,熟悉课本,掌握基础,对照课本来一个集中大盘点,对拿不准的有关知识及时找老师解决。
对于历史和地理的备考,鄂高高级教师陈太会建议,最后的几天要把考点的相关知识扫描一遍,做好查漏补缺,慢读题,快答题。
“物理、化学和生物,要有计划地整理、翻阅复习笔记、讲义、做过的练习题、试卷,带着在整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回归课本,加强对知识与方法的重构。”鄂高高级教师周胜江说。
放松心态顺其自然从容面对
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汪凌告诉记者,每年临近高考时,都会有家长带着孩子到心理咨询协会就诊。
“考前一段时间,考生比较容易出现失眠、看不进书的情况,总担心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没学。”汪凌说,除了考生之外,部分家长也出现了焦虑情绪。
出现焦虑的情况时,可以通过哪些方法缓解呢?心理咨询师们给出了以下这些建议。
首先,着眼于当下,不好高骛远。“有些学生喜欢考前钻研自己一直搞不懂的问题,结果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其实保持平和的心态,根据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做好复习就行了。”汪凌说。
其次,保持平常的学习状态,适当放松。汪凌建议,备考时可劳逸结合,若出现了学习效率低下、看不进书的情况,可暂停复习,到室外活动一会儿。
然后,从多方面做好充足准备。市心理咨询师张小可说,考生及家长可提前了解考试当天的天气情况,也可以先想好考试时可能会用到的东西,避免因为需要的东西没带而感到焦虑,影响考试。
注意气温变化保持作息规律
由于备考比较辛苦,部分考生的身体状况在考前突然亮起红灯。考前应该如何预防生病?如果生病了该如何应对呢?
咸安区温泉办事处花坛社区全科医生曾瑜灿表示,考生应当注意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注意个人保暖,不要过分贪凉。同时要注意室内通风换气,适量饮水。
曾医生提醒,随着天气逐渐变热,食物容易变质,考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患上急性肠胃炎。应少吃隔夜隔餐的饭菜,食用海鲜等食物时应当煮熟煮透,尽量不要吃生冷食物;不要随意进食街头摊贩、无卫生许可证食品店出售的食品。同时,餐具、食物等要防苍蝇、蚊虫污染,做好洗涤消毒工作。此外,考生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做好充足准备遇事别慌张
市交警部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应提前查看考场位置,提前走一遍考点路线,估算一下从家里到考点需要多长时间,务必做好交通预案,充分考虑路况、天气等因素,规划好出行线路。
交警建议送考的家长提前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保养,确保车辆的各项性能处于良好的状态。如果家长选择用电动车送小孩参加考试,前一天晚上一定要对电动车的电量进行检查、确认,避免出现电力不足的情况。
“往年我们在执勤时有遇到过快到考试时间了,才有家长匆匆忙忙把考生送到考点的情况,后来了解到,原来是遇上了堵车,耽误了时间。”交警建议,考生和家长参考当天的天气等综合情况,至少要比正常时间提前30分钟以上出门,给路上留有宽松的出行时间,以应对路上的突发情况,切忌为了赶时间争道抢行。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5月,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疫情防控也做了相应的要求。咸宁作为低风险地区,考生进入考场前要提前准备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口罩;工作人员和监考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各个考点也会准备一定数量的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