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4日 星期
以最优服务为企业发展赋能
——看咸宁如何优化市场营商环境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邹贤启在咸宁调研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2020年7月28日,副省长张文兵在温泉华信农批市场调研
2020年7月16日,省委书记应勇在通城三赢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调研
市委书记孟祥伟调研营商环境建设情况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在温泉华信农批市场调研
万达广场打造食品安全示范商圈

发展是第一要务,环境是第一支撑。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坚持对标一流标准,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优、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

全市党员干部当好“店小二”,做问题的终结者,全力服务市场主体发展,使“为企业提供最优服务”成为咸宁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咸宁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内涵。

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吸引更多发展要素在咸宁聚集。去年以来,我市营商环境多项改革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今年11月,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6.05万户,同比增长15%,增幅位居全省第2。其中,新登记市场主体5.86万户,增长17.4%,增幅居全省第1。网上登记企业4.08万户,网办率75.22%,全省排名第1。

以最优服务促进市场主体发展

要开饭店”、“我要开网吧”等“一事联办”事项。办证群众只需一号申请、提交一套资料,到一个窗口就能取件,“再也不用跑断腿了”。

改革的目的,就是充分激发发展活力,最大程度便民利民。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不能跨省复审,也是市场反映较多的一大难点。

今年,咸安区积极探索,与浙江玉环市采用“标准统一、相互授权、异地受理、远程办理、协同联动”的跨省联办模式,让办事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办好两省事。

对照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满意度最好、企业获得感最强的一流营商环境标准,我市举全市之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门”“一窗”“一网”“一次”,营商环境改进明显,市场主体便利度有效提升。

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我市市场主体发展速度居全省前列。

2018年度,全市企业年报率94.39%,全省排名第1。2019年7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省系统专题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发言。2019年度,全市企业年报率95.57%,全省排名第2。

项轻微违法行为,在违法主体积极配合、及时整改的前提下,不予行政处罚。

截至目前,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依法对首违、轻微且未造成明显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实施免罚或减轻处罚372件。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

我市采取合并登记、容缺登记等方式,为双创企业、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市场主体实行快捷登记,为培植新经济、新业态开“绿灯”。

对双创企业、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市场主体缺乏非核心登记资料的,我市实施容缺登记,承诺后先行办理。

截至目前,全市平台经济等网上经营(含网络经营)达11046户,同比增长17.1%。

我市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理念,积极探索双创企业、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市场主体失信修复机制。

截至11月30日,全市已依法为772家市场主体办理了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异常状态)手续、为233家市场主体修复了行政处罚信息。

我市创新包容审慎监管经验做法,先后被省政府办公厅《湖北快报》和国务院办公厅《专报信息》采用。

以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向改动要动力,靠改革增活力。

我市牵紧“放管服”改革这个“牛鼻子”不放手,瞄准市场主体的难点、痛点、堵点,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优、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

“办个证、跑断腿”,是审批环节多、办事程序复杂的生动写照。

如何解决这些顽疾,让办证不再难?我市的做法是:大力推广“一事联办”。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大数据局,把涉及办药店所需的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户外广告登记等涉及多个部门的许可项事合并归类,做到“一号申请、一套资料、一个窗口取件”。

目前,全市已上线“我要办药店”、“我

以包容审慎打造宽松市场环境

今年年初,咸宁高新区幸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肉粉松卷”标识存瑕疵,产品实物表面有白芝麻,配料表中未标注白芝麻。

经过检验,该批次肉粉松卷为合格产品。发现这一问题后,当事人也及时进行了整改。依照“免罚清单”,市场监管部门不予行政处罚。

这是我市市场监管领域实行轻微违法“首违不罚”的一个缩影。

去年,我市在全省地市州层面率先推出《咸宁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推行轻微违法“首违不罚”,积极运用柔性执法手段,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按照鼓励创新、创业的原则,我市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领域50

“当好‘店小二’,主动上前服务,把企业家当亲人、把企业的事当家事来对待,尽最大努力节约企业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真正实现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身份转变。”

11月4日,我市召开第三季度民营企业座谈会,市委书记孟祥伟对党员干部当好“店小二”提出具体要求。

咸宁万达广场共有商户204户,复工后面临客流、销售、利润锐减等问题。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广场内申请复工复产的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和指导,向商户发放疫情防控手册350份,并指导万达广场安装测温装置,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

发展两不误。

3月18日,万达广场在全市第一批实现复工复市。

把企业家当亲人,把企业的事当家事来对待,以最优服务为企业发展赋能——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

红牛因与泰国天狮的商标纠纷,面临着停工停产的窘境。

我市相关职能部门多次上门服务,数次召开联席会议,三上武汉,两上北京。最终获得总局对红牛继续生产的许可。

尽最大努力节约企业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一组数据见证我市的具体实践。

2019年2月,我市率先全省提出企业开办“513”模式,将工商、公安、税务、银行、人社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通过市政府大数据中心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共享,对办理营业执照、申领发票、社保登记、刻制公章、银行开户5个环节,实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实现3个工作日内办结。

2019年8月26日开始,通过流程再造、信息共享,简化环节等方式,我市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全部资料齐全,一般情况当即办;全流程一天办;特殊情况三天办。“511”为常态,“513”为例外。

今年7月,我市全面落实省“黄金30条”,落实企业开办“210”标准,即一表申请,一窗发放,零费用,加赠四枚公章(企业公章、财务章、发票专用章、合同专用章)。

截至目前,我市共免费赠送公章4345套、11077枚,共计费用48.55万元。

我市还推出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线下开办“110”标准,即政务导办一口说清,资料齐全一次办结,零费用。资料齐全,一个工作日内即可申请营业执照。

市场评价作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服务好不好,企业说了算。

我市对各级政务服务窗口开展“好差评”。对企业反映“差”的窗口和事项,举一反三抓好整改,当好问题的终结者,使“为企业提供最优服务”成为咸宁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咸宁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内涵。

2020年12月4日 星期

第0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