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恢复后,生意火了起来,特别是国庆期间,销量突破30万箱!”11月13日,通山县大畈镇阳春园食品有限公司大厅,隔着玻璃,车间里一片忙碌,总经理章晓建谈及企业发展自豪不已。
阳春园创办于2010年,前期因传统手工生产效率低、品种单一、手工纸筒包装保质期短,产品始终走不出“界水岭”。2016年,采用电能生产,效率、口感得到双提升,同时进行技术改良,轻薄麻饼问世,备受欢迎。
产品畅销,供不应求,规模需适当扩大。在省纪委扶贫工作队和县、镇两级党委政府帮助下,2018年,新厂房建成投产,产能翻几番。
“农户的产品照单全收!”章晓建说,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将原材供应、食品加工与精准扶贫有机融合,带动农户共同发展。旺季,阳春园用工可达120人。
离阳春园约一公里处,通山龙凤禧食品有限公司车间里,老板谭从政正在烤制麻饼,香气四溢。
“电比柴火好用多了。”谭从政熟练地翻动麻饼。他介绍,使用电烤后,品相和效率都大大提升了。
谭从政原在大畈供销的麻饼厂工作,1996年麻饼厂改制,他与妻子商量包下麻饼厂继续发展。这些年来,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不断创新,提升品质,麻饼香飘万里。
今年10月,龙凤禧销售额高达200余万元,超过去年全年销售额。
除自身实现发展,龙凤禧同样积极带动农户共同发展,除去原材料采购外,每年还要发放工钱40余万元。
大畈是旅游名镇,每年吸引游客数十万,麻饼深获喜爱。近年来,大畈麻饼实现了从“作坊加工”向“规模化生产”的跨越,产量、品质实现飞跃,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成为了脱贫致富的“金饼”。
目前,该镇35家麻饼生产公司(作坊)实现转型升级,成为了当地又一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带动350余户农民就业,其中贫困户11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