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5日 星期
咸宁市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探讨
市卫健委主任 李华平

根据市委“六大”活动部署,为找寻加快打造咸宁大健康产业增长极的思路,市卫健委组织专班赴云南省考察了大健康产业发展经验,深入通城县中医药产业园、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园区、咸安生物医药产业园开展调研座谈,与海王德明、真奥、厚福、领康等一批本地医药企业,以及市直卫生健康服务机构、麻塘风湿、美年大健康等民营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部分皮肤病患者代表深入交流,分别向高新区、经信、农业、民政、市场监管、体育、文旅等部门取经,现就我市大健康产业的基本现状和发展对策思考报告如下:

一、大健康产业处于快速成长期

健康产业是为人类健康提供相关产品与服务的各类组织或主体的集合,横跨三次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覆盖面广、拉动消费作用大、吸纳就业人口多等显著特质,被誉为21世纪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产业、希望产业和朝阳产业,“将引发全球财富第五波的未来明星产业”。有专家预计,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规模将达到8万亿,占GDP比重将达到6.5%。但这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美国2020年达到25%)。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引导和支持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努力把健康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我市发展大健康产业有扎实的基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绿色发展,提出了“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战略部署,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1.食药材种植业初具规模。一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三品一标”企业达227家,产品449个,总种植面积86.4万亩,总产值38.7亿元。二是以青砖茶产业为支撑,全市14家砖茶企业年产量3.5万吨,综合产值30亿元。三是沿幕阜山片区集中药材种植面积16.62万亩,产量5.73万吨,产值约12亿元。

2.健康医药产业稳步发展。全市药品生产企业12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9家,化妆品生产企业3家,药品批发企业26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7家,零售药店874家。2019年,全市24家规上医药企业工业产值56.96亿元,初步形成了医用卫材、医疗器械、医用敷料、医药制剂、中成药制造、药用包装等门类的医药工业体系。真奥金银花口服液、福人金刚藤胶囊、厚福医疗床等产品在业内享有盛誉。

3.健康体育产业来势喜人。我市共有体育企业319家,体育个体经营户556家。计划投资45亿元的咸宁际华园室内滑雪场项目主体工程已封顶;计划投资9亿元的大洲湖生态示范区体育中心项目、投资4亿元的高新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列入大型场馆建设规划;通过“体育+旅游”模式,成功举办2届“探秘幕阜山”汽车旅游集结赛,各项赛会引领体育消费热潮。

4.健康养老产业率先示范。咸宁256万常驻人口中,60岁以上的48万,占18.7%,我市己进入人口老龄化深度发展阶段。赤壁市蒲纺工业园作为全省智慧健康养老唯一试点单位,打造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引进爱康集团投资建设华中同济蒲纺康养产业基地,吸引10家企业入驻,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开发应用智慧健康养老产品近千个。作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全市以不同方式提供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95家,其中民营养老机构19家,引进社会资本42.6亿元,创办托老中心、老年护理院、老年公寓、康复医院等医养结合机构10家。

(二)我市发展大健康产业有独特的优势

咸宁享有“香城泉都”的美誉,是“桂花之乡” “茶叶之乡”“楠竹之乡”“温泉之乡”,有着华中最大天然大药库之称的幕阜山脉,是一座活力之城、魅力之城、生态之城、浪漫之城。

1.区位优越。居武汉、长沙、南昌“中三角”中心,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个“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结合地带。

2.交通便捷。长江黄金水道依境东流,2条国道、10条省道、10条高速公路纵横交织;京广高铁、武咸城际铁路、京广普铁“三铁”合聚咸宁,通用机场已落子咸宁。

3.生态良好。52.53%的森林覆盖率、38.9%的城市绿化覆盖率,赢得了“全国最适宜人居的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养生地”、中国魅力之城、中国最具成长力创新型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美誉。

4.资源富集。含氡温泉治疗皮肤病举世无双;有天然药库美誉的幕阜山有药用植物166科1313种,占湖北省药用植物总数的46.59%;金刚藤被评为第一批湖北省道地药材“一县一品”10个优势品种之一;麻塘风湿病医院“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5.文化深厚。医药学家葛洪曾在此炼丹,药王桐君曾于此结庐,药圣李时珍曾至此寻草。同时,湖北科技学院(原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培养了一大批医药领军人才,遍布全国各地。

发展大健康产业,是当前的国际趋势,是群众的健康所需,咸宁基础扎实、优势明显,咸宁发展大健康产业正当时。

二、大健康产业发展存在营养不良

虽然我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处于自发的起步阶段,发展壮大过程中,还存在诸多营养不良问题:

(一)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氛围不浓

我市抓大健康产业大多停留在个别政策文件或会议推进上,抓一阵、冷一阵、未下定把健康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的决心,未形成把健康产业增长作为特色产业增长极来培育的氛围。

(二)发展大健康产业的组织不强

健康产业分别隶属卫健、市场管理、民政、文旅、体育、林业、住建等多个部门,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难以形成合力,未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三)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底数不清

大健康产业的数据统计缺乏专门的分类,也无专门的统计部门,各项数据较为零散,在提供决策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规划不明

我市未出台发展大健康产业的顶层设计规划,未制定工作方案和年度计划,没有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产业发展的方向不明,措施不具体,发展动力明显不足。

(五)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政策不优

湖北省《关于加快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还在征求意见,我市2017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放宽准入、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意见,但无专门的、具体的优惠政策。

(六)发展大健康产业的项目不多

由于招商力度不够等原因,即使是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的以宜居宜业宜游、健康休闲养生为主题,定位华中健康城的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园区,健康项目也相当缺乏,未建设一家有特色、高水平的医疗机构。

三、大健康产业亟需“拔苗助长”

针对咸宁大健康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要加快把健康产业打造成特色产业增长极,我们应当参照发达地区,高标准谋划、高位推动,我们有六点思考:

(一)统一思路,凝聚引力

建议通过此次“六大”活动,明确将大健康产业作为咸宁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发展,大力宣传咸宁绿色发展的理念、环境、政策、措施,既在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神聚力,也在全省全国制造影响,增强引力。

(二)组织领路,部门引进

参考云南地区做法,理顺健康产业发展的管理机制,设置大健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健委,办公室主任由市卫健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核定人员编制,落实工作经费,职能定位为统筹协调全市大健康产业推进工作,负责组织制定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年度工作计划。根据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分别由发改、市场监管、住建、卫健、文旅、体育、农业农村、高新区、梓山湖管委会等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组成若干个工作推进组,统筹引导推进各专项产业规划任务的落实。

(三)数据带路,信息引导

精准施策的前提是摸清底数,要精准提出我市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发展速度,应全面摸清我市大健康产业的基本现状和基本底数。建议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框架下,迅速启动制定我市大健康产业基本底数统计的范围、方法、步骤,组织开展数据调查收集和分析,用信息说话,用数据决策。

(四)目标指路,规划引领

建议紧盯十四五开局之机,组织专班和专业研究机构,结合咸宁城市资源、区位条件、文化特色等实际,借鉴云南等地先进做法,科学编制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根据规划明晰各部门的职责定位,制定每年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把发展大健康纳入经济发展指标考核,实现科学有序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

(五)政策开路,措施引发

根据国家、省、市出台的系列政策,围绕大健康产业涉及的医、养、管、食、动、游等全产业链要素,突出产业特色,做好融合文章,出台我市大健康产业优惠政策,在土地、金融、人才、税收和市场准入方面出实招,为企业投资大健康产业量身定做真金白银的支持举措,全力构建大健康产业生态圈。

(六)项目通路,平台引爆

围绕大健康产业开展大招商、引进大项目、搭建大平台,全面引爆健康产业。

1.医疗撬动。一是发挥特色优势,进一步打造在全国有更大影响力的皮肤病、风湿病专科诊疗机构。由于含氡温泉治疗银屑病的独特疗效,原解放军195医院是全军银屑病治疗中心,每年接诊全国各地患者逾13万人次,业务收入达7000万元。但因军队改革,原195医院被裁撤。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年接待全国各地患者4万人次,业务收入达8000万元。银屑病和风湿病多是慢性免疫性疾病,治疗周期长,有的患者需终身治疗,且患者以阜外居多,部分患者因治病在咸宁置业,充分挖掘两家医院特色优势,能撬动咸宁大健康市场进一步活跃。为了保留咸宁温泉治疗皮肤病的特色优势,满足银屑病患者的看病就医需求,拟在咸宁市中医医院设置银屑病专科病区,全面开展皮肤病诊疗业务,加强温泉和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打造全国银屑病诊疗中心。拟支持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开发风湿病保健、治疗产品,完善风湿病的治疗、康复、保健产业链。二是整合医疗资源,支持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建设幕阜山省级医疗卫生中心,支持市第二人民医院建成高水平的鄂南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

2.项目带动。围绕咸宁青山绿水做文章,结合乡村振兴,规划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沿幕阜山脉和长江沿岸的医康养全域旅游特色线路,打造全国知名的健康生活目的地。按照政府统一规划、优惠政策支持、多方共同参与的模式,大力支持企业沿线路布局建设一批康养主题酒店,打造藏在山间、隐没林中、与山相伴、滨水而居,外观古朴、内部高雅、设施现代、服务一流的,兼具清心养肺、强心护肝、健脾养胃、保肝护肾等功能的精品康养型旅居酒店,策划一批以森林氧吧、温泉疗养、湖滨度假、采茶养生、山地徒步、短途慢游、骑行户外、丛林冒险、溯溪漂流、帆船快艇、观光游艇、茶马寻根、红色团建、非遗体验等为主题的“医、学、研、康、养、旅”一体发展的高端医疗健康产业综合体,以项目为抓手着力培育一批健康食药材基地、生物医药制造基地、高端健康服务管理基地、中医药旅游示范基地等,通过招大引强、项目示范带动产业链升级。

3.平台驱动。通过产业规划、盘活闲置资源等方式,努力打造一批大健康产业园区,依托园区招引项目、集聚资金和吸引人才,打造富有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力的大健康优势产业集群。一是规划1500亩(已建成700亩)的咸安生物医药产业园已有11家企业进驻,具备一定规模;海王药业也在咸宁成立了中医药研究院,可由政府推动成立“咸宁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平台”,建成集办公、实验、检测于一体的创新和高端仿制药物综合研发基地,引进一批高端生物医药研究人才和国际生物医药研发CRO公司,建成一个服务全市生物医药企业、具有多个技术平台的研发中心,通过加强技术公关和深度合作,推动研究成果加速转化落实。真奥等药企明确将第一批加入平台,同时,真奥聘请的原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药剂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国家“八五”公关重大科技成果奖获得者梅兴国教授致力于螺旋藻养殖及其新鲜食品加工产业化示范基地研究,如该产业得到推广,有望成为百亿规模产业。二是可以成立咸宁医药协会,建立药商大厦。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在外从事药品销售工作人数达5万以上,湖北科技学院(原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毕业的蔡翔等一批医药企业家散布全国各地,可以通过建立医药协会,建立药商大厦,加强药企和政府、药企和药企之间的合作,促进咸宁医药经济回归。三是市卫健委将联合有关部门,推进本地药企主导产品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我委将支持真奥药业有望成长为50亿元大产品的“盐酸丁卡因凝胶”和销售额在湖北有望过亿的“金银花口服液”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帮助药企做强做大。

大健康产业作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课题,涉及范围广泛,此次调研持续了两周时间,随着调研的推进,越发觉得大健康产业前景广阔,发展十分迅速,应当抢抓机遇,迅速制定规划高位推动。同时,通过与企业家座谈、与患者座谈,我们认识到,服务企业、服务群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2020年8月15日 星期

第04版:决策参考 上一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