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疫情防控、民生保障,一个都不能少。市委社会组织工委直属党支部、咸宁义工协会联合党支部7名党员为咸安区汀泗桥镇古田村、垅下村、星星村12户孤寡老人送去了猪肉、面条、口罩等生活和防护物资。通城县“小红帽”志愿者协会党员志愿者通过微信、视频为近100位“三留守”人员送去关爱,该协会还成立“小红帽”防疫后勤保障“先锋队”,组织志愿者20余人次,赴医院食堂帮厨、送餐。
同舟共济渡难关
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发生以来,咸宁市社会各界踊跃出人出力、捐款捐物,众志成城,共同抗疫。
枫丹公交公司党支部向全体党员发出了《积极担当企业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表率作用》这样一封公开信,倡议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踊跃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开通3条医护人员接送专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医护人员出行的交通保障工作。“云南医护人员在抗击病毒的第一线为救治病人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他们千里驰援,是湖北的恩人,是咸宁的恩人,更是患者的恩人。我们要全力为他们做好交通服务。”公交公司党支部书记表示。枫丹公司还派车将滞留咸宁33名武汉人员安全送抵武汉,临时开通咸宁—岳阳点对点汽车运输专线,接送滞留省外咸宁人员返乡,共计派车66趟次,接回1953人,在交通保障一线扛起社会责任。
咸宁义工协会联合党支部发挥组织优势,成立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协会会员捐赠防护用品,并主动链接社会寻求物资支持。
据不完全统计,市律协、个私协等社会组织和市直非公企业党员职工累计捐款261万余元,捐赠防控物资价值超过506万元。
复工达产忙牵线
为全力打好疫后重振经济发展战,市委两新工委大力引导和组织两新组织党组织投身一线,为企业复工复产搭桥牵线,清除生产路上的“拦路虎”,服务到关键处、作用到关键点。
咸宁高新区党工委快速响应防控要求,在保证疫情防控态势稳定的前提下,91个党组织1006名党员投入复工复产中,全面推动园区企业复工复产。
高新区党工委抽调60名党员干部下沉到230余家企业,成立企业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全面推行“1+1+N”(1名党员干部包保1家企业,提供N种服务)驻企“特派员”机制,切实发挥党组织、党员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园区企业复工达产。3月24日,咸宁高新区100家规上企业已全部复工。
针对市场主体在复商复市中存在的融资问题,市个私协联合市人行开展了“复商复市、融资对接”活动,搭建合作平台,2061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获得贷款20.61亿元,切实帮助市场主体应对疫情冲击,实现生产经营全面重启。
律师行业党委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复工复产法律问题专项调研活动,县市区律师党支部积极响应,全市113名律师参与其中,其中党员律师23名。针对对当前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出现的劳工关系处理、合同纠纷等法律问题,市县10家律师党组织成立法律志愿服务团队,结对帮扶企业69家,为企业开具法律“良方”,受到企业家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