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5日 星期
长江大保护的咸宁贡献

  2019年,我市严格按“点对点、实打实、硬碰硬”要求,全力推进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在全省位列前四,7个专项战役评为“优秀”,5个专项战役评为“良好”。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崇阳县依法清除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非法设施,拆除了青山水库3家餐饮单位、非法钓鱼筏和青山镇水库村村委会办公楼,并将土地回填复绿。清捞码头废弃油桶和漂浮物,清理整顿乱停乱靠船只,青山镇建立了库区居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咸宁市生态环境局提前完成“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完成全市61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及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全面排查督办,6月开展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委托第三方再次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核查。

  黑臭水体整治稳步推进。我市由于老城区雨污合流,郊区污水管网覆盖率不高,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农业面源污染,河道多年未疏浚,河岸开发不合理等原因,导致水量不足、水体浑浊、漂浮物多,富营养化黑臭。

  为此,我市竭力开展黑臭水体整治。2015年,我市确定淦河支流滨湖港、北洪港、杨下河等5条黑臭水体,整治长度约37.71公里。

  首先是截污纳管。新建污水管网并消除空白区。已建设完成5条黑臭水体整治排水管涵42.26公里和河道两侧103个排污口,逐一截污纳管并整治。

  其次是突破“雨污合流”难点。我市许多排水管道与检查井的建设和维护管理不当,雨污混接、地下水渗漏以及管道淤积,直接造成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偏低,导致城市排水系统应有的排水和治污功能不能充分发挥。2019年3月,我市启动咸宁大道东片区约8.5平方公里汇水范围的管网详查和雨污分流改造试点。

  再次是打造“生态景观”新亮点。为达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治理效果,我市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规划建设3.8公里生态示范段。

  长江港口岸线清理整顿成效明显。我市近年整治非法码头,全面清理整顿沿江生产性码头及公务码头泊位,配合省对沿江客、货运码头和纳入规划的船厂现场督查,核查生产性码头5个,合计11个泊位,占用岸线1508米。公务码头9个,占用岸线1050米。造船厂下河通道1个,占用岸线270米,长江干线港口岸线清理整顿全覆盖。

  咸宁市固废禁塑有新举措。2019年10月,咸宁市生态环境局向禁塑成效明显的通城县马港镇高峰村、通城县塘湖镇望湖村、崇阳县港口乡颁发奖金20万元,这是咸宁市推动固体废物减量化,建设美丽乡村的新举措。

  2015年,通城县为保护饮用水源地百丈潭水库周边环境,高峰村发布“禁鞭禁塑”倡议书,实施“禁用一次性餐具”村规民约。2016年,塘湖镇望湖村禁用一次性餐具;2018年,崇阳县天城镇河田村号召村民不用一次性塑料餐具。今年4月,港口乡政府颁布“禁塑令”。

  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有新进展。我市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依托资源优势和创新机制,打造国土绿化精品工程,掀起了造林绿化高潮,国土绿化居全省前列。

  通城县探索在大坪、北港、塘湖等森林火灾易发多发山区进行合作造林试点,开办合作林场,建设国家储备林示范基地,总面积2.8万亩;每年实施100个自然村庄(屋场)绿化,政府统筹整合资金,验收合格的,按每个屋场3—5万元的标准以奖代补。

  崇阳县采取乡镇征地、政府免费提供苗木、农民栽植、农民受益的模式,重点打造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水果产业带,已完成基地造林2100亩,栽植优质水果苗20多万株;通山县统筹库区产业扶贫资金600余万元,无偿调拨水果苗木200余万株给库区群众造林,打造富水湖区水果产业带。

  我市已完成国土绿化23.29万亩,全省第二。其中精准灭荒造林11.48万亩、长江沿岸造林1.40万亩、油茶造林3.46万亩、竹类造林0.95万亩、通道河道绿化0.53万亩、村庄绿化1.17万亩、社会造林4.30万亩。      (胡黎 明聪)

2020年5月15日 星期

第07版:科教观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