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7日 星期
22部脱贫攻坚重点电视剧将推出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做好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创作播出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电视台特别是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加大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购买、排播力度,省级卫视黄金时段则要优先排播广电总局推荐的重点剧目。

  广电总局研究确定了22部脱贫攻坚题材重点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绿水青山带笑颜》《花繁叶茂》《我们在梦开始的地方》《爱在青山绿水间》《寻找北极星》《好雨知时节》《遍地书香》《我的金山银山》《枫叶红了》《最美的乡村》《日头日头照着我》《阿坝一家人》《落地生根》《我们的小康时代》《温暖的味道》《金色索玛花》《山哈闹海》《脱贫先锋》《脱贫十难》《湘西纪事》《雪线》。 这些剧目有些已经完成,有些还在创作,今年将陆续在各大电视台播出。

  《一个都不能少》:真实鲜活生动,展现中国新农村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作为今年第一部与观众见面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以来反响热烈。

  《一个都不能少》讲述了我国西部某地的贫困村焉支村合并到本县最富裕的丹霞村后,两村村民逐步摒弃过往嫌隙,共同走上致富道路的故事。近日,该剧导演白永成接受记者邮件采访,其实,这已经是他继《苦乐村官》后第二部着眼于精准扶贫题材的电视剧了。他表示,和《苦乐村官》相比,《一个都不能少》更贴近当下,更具厚重感和大情怀。

  通过崭新视角,呈现生机勃勃的中国新农村

  培黎县首富村丹霞村面临经济转型,村支书赵百川想把丹霞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休闲、度假体验基地。贫困村焉支村则是丹霞村的“老对头”,三十年来,两村因修路一事矛盾重重,而焉支村村支书夏宝生和赵百川也有私人恩怨......赵百川和夏宝生怎样带领新老两代村干部解决脱贫中的难题?又如何扫除发展路上的“拦路虎”,将合并后的丹霞村转型升级为“文化产业”新模式的示范村?

  《一个都不能少》以崭新视角,呈现着脱贫攻坚实践。跟随着剧情,观众看到了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看到了造型奇特、苍劲雄浑的冰沟峡谷,看到了山高地阔、万花争艳的扁都口万亩花海等大美西部风景,更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生机勃勃的中国新农村。

  为使创作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主创团队多次到甘肃、陕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全国贫困地区体验生活。“编剧团队白天与当地农民一起生活,采风,和基层扶贫干部座谈采访,深夜面对的则是浩瀚如海的题材和资料,这就是我与编剧团队在剧本创作期间的真实状态。”导演白永成说。一桩桩、一件件发生在基层和扶贫一线的真实故事最终都成为扎实的创作根基。

  塑造鲜活人物,演员造型和当地农民浑然一体

  《一个都不能少》播出后,剧中一批人物引发关注。退伍回乡的丹霞村党支部书记赵百川善于学习,是具有军人气质的“领头羊”;原焉支村党支部书记夏宝生朴实憨厚,工作积极但思想固执守旧;土生土长的名牌大学毕业、原焉支村委主任刘东桥忠厚淳朴,一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回乡创业的女青年夏雪,隐忍睿智,助力家乡文创建设……

  细节决定品质。剧组要求演员造型与当地农民浑然一体。由于该地区海拔高、紫外线强,当地人肤色普遍黝黑。白永成透露:“黄品沅为了让自己饰演的赵百川更接近生活,更富有烟火气,硬是把自己的肤色‘糟蹋’到拍摄大场面时,被当地村主任误认为是本地群众演员。”有个故事在剧组被津津乐道:一场戏拍完,黄品沅刚想走,被一把抓住——“快去领盒饭和补助。”

  打造品质好剧,各方面“一个都不能少”

  剧本创作以视角独特题材新颖为先、选择演员生动合适人物接地气为先,白永成的目标是力争不留遗憾,在创作、制作、演绎、音乐、动效、画面等诸多方面也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按照这样的理念,我组建了该类型题材制作的豪华阵容。”白永成说。该剧摄影团队是与《秦香莲》《岳父太囧》《苦乐村官》长期磨合十几年、配合默契的直系班底;灯光团队是曾参与《甄嬛传》《那年花开月正圆》等拍摄的一流专业人员;美术团队是为中国电影集团拍摄《谁是球王》《黄金时代》的御用班底,也是电视剧《闯关东》的主美术班底;服装化妆造型团队是《苦乐村官》的原班人马;特效团队曾为《焦裕禄》《春天里》《飞哥大英雄》《战神》《奔腾岁月》等完成过后期,近几年也屡为央视播出剧目制作后期。

  《一个都不能少》要求画面美。即便是贫瘠的村子,也要在色彩上有所突破,保证每一个特效、每一帧画面都尽可能无憾。“因此,美术的大场景选择了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冰沟峡谷地貌、扁渡口万亩花海等,使《一个都不能少》首先在视觉上自带中国西部美学特征和明显的地域特色;小场景既有大众印象中浓郁的中国贫困地区特有的土墙陋屋,也有现在让世界刮目的智能新农村小区。”白永成说。

  “一心一意创作,那其实是很幸福的状态。”白永成说,“每次的拍摄创作、杀青到最后和观众见面,我都是从激情万丈到身体掏空,感觉都是一次‘炼狱’般过程,期间的酸甜苦辣,都化成一幅幅画面,沁入着我生命,让我每一次都澎湃不已。”他想通过一部品质好剧,展现真实的中国新农村。“要让观众放眼望去‘万亩良田金灿灿,智能生活在家园;仿佛瞬间越过千年,幸福生活在眼前’。”

  《绿水青山带笑颜》:清新唯美幽默,让年轻观众点赞

  《一个都不能少》开播之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脱贫攻坚重点剧目《绿水青山带笑颜》随即亮相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打响了省级卫视“脱贫攻坚”电视剧播出的第一枪。

  《绿水青山带笑颜》聚焦脱贫攻坚、返乡创业和生态经济建设等时代热潮,剧中,一批年轻人以勇于开拓、勤于奋斗的创业精神,走生态经济之路,帮助乡村脱贫致富,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近日,该剧编剧徐正超接受记者专访,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这不是‘命题作文’,而是自发创作”

  很多人都以为,《绿水青山带笑颜》这样的主旋律题材,是“命题作文”,然而并不是。徐正超说,这完全是一次自发创作。

  《绿水青山带笑颜》选择了年轻人的视角,既有励志感人的创业经历,也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变化,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脱贫攻坚的“大视野”和年轻创业者的“小故事”。特别是主人公在创业途中的种种遭遇,直接来源于现实中的案例。

  2016年,徐正超开始筹备一个以年轻人为主角的剧,当时民宿刚刚火起来,他前往浙江、甘肃、贵州、安徽、山东5个省市采风。这次采风足足有半年时间,他被深深触动了。“有一个白领,到乡下去搞有机农业,做得非常大非常好;有一个高管,回家乡种葡萄去了;有的人开民宿,带动了当地就业……汲取了大量的这种营养故事。”徐正超说,“经过这半年采风真的明白了什么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东西都是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我的。”

  “美剧的里子、日剧的面儿、喜剧的底子、文艺的范儿”

  很多人对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印象还停留在《乡村爱情故事》《刘老根》上,《绿水青山带笑颜》却完全颠覆了人们的印象。该剧播出后,观众们给予正面回馈,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真没想到扶贫剧是这样的”。徐正超给这部剧的定位是“具有田园风的青春励志轻喜剧”。

  《绿水青山带笑颜》描绘出一幅奋斗众生相:年轻的男女主人公许晗、杜笑语离开大城市,来到乡土追寻自己想要的人生,展现出返乡创业的时代热点;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他们一路过关斩将、冲破重重阻碍,则是“双创”热潮下创业者的精神面貌的体现;在创业过程中,他们始终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根植于心,努力寻找生态友好、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展现出当代人对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辩证关系的全新认识;而年轻的主人公与老一辈乡亲们从相互隔阂到敞开心扉,更是当下代际关系的全面呈现……《绿水青山带笑颜》聚焦社会热点,以一种观众喜闻乐见的轻喜剧风格讴歌人民、讴歌生活。

  “我一直说这不是一个土土的、苦哈哈的东西。”徐正超给出了4句话——“美剧的里子、日剧的面儿、喜剧的底子、文艺的范儿”,一下子吸引了众多影视机构投拍。“美剧的里子”,就是要强情节、强冲突、快节奏;“日剧的面儿”,是清新、阳光、唯美;“喜剧的底子”,是以幽默为基调;“文艺的范儿”,是要注入年轻人喜欢的调调。“这就是美丽乡村,这才是年轻人要的生活,咱们要的戏就是这样。”

  “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让主旋律传播‘入脑入心’”

  湖南卫视是一个很受年轻人喜爱的播出平台,播放较多的是都市剧、古装剧,这次选择《绿水青山带笑颜》,同样引发了年轻群体的强烈共鸣。除了剧本敢于突破,演员选择也值得称道。

  剧中,杨烁饰演的许晗,在北京做了8年艺考培训,偶然被乡村风景所吸引,决心回乡创办精品民宿;潘之琳饰演的杜笑语是一名文创设计师,对家乡琉璃制作的老手艺有着深厚感情,辞职回乡后决定成立一家琉璃工坊;马苏饰演的大学生村官郑菲,从县城来到乡村,帮助当地村民走向振兴之路……

  徐正超说,剧中演员和他写剧本时心里设想的人物都很贴近。“这部剧里都是塑造能力非常强的演员,我特别喜欢杨烁。”

  湖南卫视相关负责人表示,选择《绿水青山带笑颜》,不仅仅是因为该剧聚焦年轻人返乡创业、生态文明理念的生根发芽、美丽乡村建设等话题,直接切入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最新趋势,更是该剧用生动的人物和故事,做到了扶贫主题的“新表达”,正能量情绪的“巧植入”,用年轻人接受的方式,引导观众产生对作品价值的认同感,真正让主旋律传播“入脑入心”。

  (本报综合)

2020年4月7日 星期

第07版:影视娱乐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