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8日 星期
聚焦“四大效应” 发展节庆旅游
○廖咏絮

  咸宁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一年一个主题,届届亮点纷呈,现已成为我市最大的集文化节、旅游节、美食节、商贸节等于一体的节庆。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做好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全域旅游“三篇大文章”,大力推动节庆旅游提档升级。

  理顺体制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保障效应”。以政府主导为主,加大社会参与和市场动作的力度,提高节庆活动的市场化运作水平。成立专业节庆旅游策划公司,从晚会活动、广场活动、论坛活动、展销活动、外围旅游活动这五大板块和商家赞助、项目冠名权、演艺门票、旅游商品开发四大模式上策划好主题活动,实现政府和企业、和市场的有效对接。同时以科学考核评估为抓手,节前调研分析、节中科学管理、节后评估效益,有效地减少投资者和赞助商的疑虑,促使其做出长期决策。

  加强区域合作,放大资源优势的“聚集效应”。围绕“三抓一优”活动招商引资,联合进行市场营销,共同搭建信息平台。借助“一带一路”平台平等互利,协调落实经贸活动交流协议与项目,通过崭新“投资洼地”的打造,实现招引总量和质量双提高、领域和层次双突破。完善区域合作交流互访机制和合作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建立完善旅游投诉异地受理和协商处理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形成紧密的区域旅游协作网络。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吸引观众的“眼球效应”。确定旅游节标识口号、宣传片和吉祥物,实现大众化向特色化转变。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重点出击”的宣传促销机制和“南下北上、东扩西进、中部支撑、重点突破”的客源市场开发战略。重点针对省内、湖南、江西等重点客源地,继续巩固武汉城市圈、中三角、咸岳九等基础市场,主攻高铁旅游市场,实施精准营销、精准定位、精准开发,让节庆旅游既有热点,又有亮点,更有卖点。

  推进共惠共享,凸显成果共享的“民生效应”。放大环境效应,加强旅游公共基础建设。以打造“智慧旅游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配套做好旅游电子商务、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智慧乡村旅游、智慧购物点等“六类示范”工程建设。突出市民参与,提升市民文明水平。在旅游节期间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合理安排职工休假,将带薪年休假分段灵活安排,与本地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等相连接。发放旅游消费券或旅游休闲补贴,将职工旅游休闲作为奖励和福利措施,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做到为民又惠民。

2019年10月18日 星期

第02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奋力谱写新时代咸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