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溪镇简介
陆溪镇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位于陆水河和长江交汇处,离107国道、京广线、京珠高速仅22公里,东北距武汉90公里。作为三国“赤壁之战”吴国屯兵大本营,陆溪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全镇版土面积102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57个村民小组,2个社区居委会。境内依山傍水,物产丰富,各种轻工业产品和农作物品种齐全、质量优良,有亚洲最大的露天粘土型金矿——蛇屋山金矿和富含微量元素发展潜力巨大的地热资源——陆口温泉,是全县有名的老工业基地和黄金之乡。
陆溪境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全镇水域覆盖面积达40%以上,种植食用莲藕的传统可追溯到三国时期。目前,全镇莲藕产业化种植面积达25000亩,莲藕产品达30多种,产品远销海内外,年产值达到8000多万元。
201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陆溪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三国田园特色镇”工作目标,务实重行、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全镇呈现出经济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聚力调结构促增收,经济发展稳中竞进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该镇坚持“工业第一战略、项目第一抓手、环境第一保障”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产业优势,加压奋进。截至2018年底,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38亿元,同比增长15.3%;社零完成1.1亿元,同比增长9.3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同比增长7.8%;预计2018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18320元,同比增长10.3%;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既定目标。
现代农业提档升级。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探索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着力打造品质农业。依托陆溪莲藕知名度,做大做强做优农产品深加工系列产品,目前已研发16个系列50多个品种。倾力打造规模农业。按照“一主两翼”发展规划,该镇着力打造了藕塘千亩稻虾基地,邱家湾有机水稻基地,界石、官洲千亩莲藕基地,铜山千亩脐橙基地,虎山千亩油茶基地,印山千亩沃柑、桃园基地,花园千亩红薯苗木基地,全镇“一村一品”格局已逐步形成,林果产业、水生蔬菜产业、特色养殖产业、观光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全力打造旅游农业。挖掘陆溪悠久历史文化,打造特色小镇,举办了首届三国陆口文化高峰论坛,编制规划了三国田园特色小镇发展蓝图。加快推进康丰源生态观光旅游、印山沃野星园、藕塘五联生态旅游等项目建设,与北京亿利集团签订打造国家珍湖湿地公园项目框架协议,全域旅游格局逐步形成。
聚力补短板保民生,百姓福祉持续增强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以“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发展产业斩穷根。积极争取产业扶贫资金,2018年成功申报扶贫项目5个,获批资金726万元。发展了藕塘村千亩稻虾、铜山村千亩脐橙等一批扶贫产业,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90户贫困户利用“315”养鸡模式获得稳定增收。成立合作社14家,带动贫困户46户实现年务工收入超过1万元,发放奖补资金13.8万元。易地搬迁挪穷窝。该镇易迁任务45户115人,已全部搬迁入住。积极争取易迁产业配套项目和资金,做到“挪穷窝”与“斩穷根”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在界石、虎山、印山分别设立扶贫车间,创造就业岗位40余个,实现了贫困户在家门口务工,进一步实现了易迁户“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政策保障脱穷帽。严格按照精准扶贫“六个一批”政策,落实奖补330户1268人,发放资金65.4万元;危房改造27户97人,教育资助263户338人,发放资助金额30.74万元,中职雨露计划资助20户20人,发放资助金额3万元;低保兜底145户495人,五保兜底74户138人;落实医疗救助638户2290人;扶贫小额信贷发放60笔,累计发放贷款576万元,帮扶贫困户69户,户均年增收7000元以上。
社会事业齐头并进。按照“按标识保、应保尽保”原则,该镇2018年共确定城乡低保203户289人;累计发放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50.4万元、护理补贴25.25元,精准发放轮椅20台。临时救助困难群众718户,发放救助资金99.7元;发放高龄补贴11.124万元;完成危房改造27户95人;完成全镇450名退伍军人的信息采集工作;深入1590户困难群众家中,发放救助资金67万元、棉衣280件、棉被220床。全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任务全部完成。开展“南嘉惠民计生阳光行动高考助学”、“双千”等活动,累计投入资金6万元帮扶群众60余人。文教卫等事业稳步推进。
公共服务日益精进。2018年,全镇累计投入200万元完成了镇区综合服务中心改造。累计投入25万元完成了镇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各村(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均开展了“下楼”行动及“农家书屋”全覆盖。开展了2018年“香城大舞台”乡村春晚活动,群众生活得到进一步丰富。
聚力抓整治改面貌,人居环境持续好转
“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统筹推进。大力推进“厕所革命”,2018年全镇完成农户厕所533户,农村公厕2座,均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已完工,13公里主管网和入户分管网铺设工作即将完成。投入1200万元在新建6000吨级自来水厂,预计2019年可投入使用。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力度,累计投入200万元,采购勾臂车6辆、勾臂箱146个、塑料垃圾桶1930个、分类垃圾箱100个、保洁电动车61辆,聘请垃圾清运工6名、打草员8名、选聘保洁员67名,新建垃圾箱平台123个,拆除敞口垃圾池400个。
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改善。先后开展碧水保卫战“迎春行动”、“清流行动”和“清四乱”等专项整治行动十余次,有效打击了长江搬罾、陆水河、长港河网阵、霸王罾、参子湖拦汊筑坝等行为。建立了河湖库日常巡查保洁制度,水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加大秸秆露天禁烧巡查力度,全镇无一例秸秆焚烧现象。严把零排放“门槛”关,加大企业环保设备投入,督促嘉众公司投入60万元对燃煤设备进行了更换升级,拆除了废弃多年的砖瓦厂砖窑及烟囱。投入20万元对长江沿岸及码头进行了复绿。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扎实做好中央、省环保督查问题整改及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全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路网建设全面铺开。2018年,全镇共争取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移民等项目5个,共计财政奖补资金1382万元。投入26.5万元对界石村道路进行了升级改造;按照农村“四好公路”创建标准,投入700万元升级改造14公里农村公路。全面完成陆八舒旅游扶贫公路征地、拆迁、补偿协调等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路基压实阶段。
水利工程加快实施。2018年该镇投入2800多万元,实施陆水干流整险加固工程。投入50万元对全镇4座泵站、5处塘堰、3条渠道进行了维修养护。完成了北干渠、11号渠10公里除杂清淤,完成了花园、藕塘项目区小农水建设、虎山村大桥排水沟渠道清淤工程及孟家岭灌溉渠道维修工程。
聚力排隐患保稳定,安全管控持续提升
重拳出击扫黑除恶。全面开展扫黑除恶三年专项斗争,以“零容忍”态度,出重拳、下重手,深入开展“雷霆一号”行动,刑拘6人,逮捕4人,取保候审2人,移送起诉5人。全面推进综治中心及网格化建设,完成镇综治中心及10个村(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源头治理化解矛盾。着力化解矛盾纠纷,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和第三方调解工作机制,畅通群众合法利益诉求表达渠道,领导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工作,做到值班领导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全年累计接待群众来访280人次,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0余起,实现了零上访、零非访。
安全体系逐步夯实。坚守安全生产工作红线意识,制定了“双线三级”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年初与27家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理清职责,加强安全责任的量化考核。结合“两化”平台、“两书一岗两卡”、“安全生产活动月”等多项特色工作,联合上级安监、质监、消防部门多方合力,有力督促了企业按时限要求落实隐患整改,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开展安全生产检查12次,下发整改通知单32份,整改安全隐患75条,企业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整治,实现全年零事故。
街道市场整治规范。联合多部门“出重拳、下猛药”,开展占道经营及车辆乱停乱放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发放、张贴告知书500余份,通过不定期开展街道整治活动,镇区出店经营、占道经营得到有效规范,镇区交通状况得到了明显好转。
聚力优服务强作风,行政效能持续改善
该镇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夯实基层基础的第一抓手,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施政准则,政府治理结构、治理方式持续改善,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强化制度约束,严格绩效管理,自觉接受各方监督,让权力在制度中规范、在阳光下运行。
效能政府建设全面推进。持续开展履职尽责监督检查60余次,通报70人次。坚持问题导向,回应群众关切,坚决“治庸问责”,打通服务群众、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廉洁政府建设扎实推进。从严落实“两个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之以恒反对“四风”,营造“天朗气清”的政治生态。
陆溪镇名片
2012年,获评全市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3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2014年,获评为2011——2013年度全省文明乡镇、全国重点镇、全市“三万”活动先进乡镇;
2015年,被评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省级先进集体、全省卫生乡镇、全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2013——2014年度市级文明乡镇、全市秋冬农业开发先进单位、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绿满鄂南”先进单位、湖北省第六届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
2016年,被评为全市“绿满鄂南”行动优秀乡镇;
2017年,荣获2014——2017年度省级文明乡镇;
2018年,荣获“湖北省森林城镇”、全市涉农乡镇“三农”发展十强乡镇、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咸宁市首批特色小(城)镇创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