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都市的拥挤与喧嚣,也没有规模宏大的楼宇建筑,但山水环绕的香城泉都却如诗如画一般……咸宁的‘五彩’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1月1日,武汉游客廖艳红乘坐城铁到咸宁游玩后,在她微博上写下了这段文字。
对咸宁美景动心的不仅是游客,市园林局有关负责人说:咸宁的一带一彩,一路一彩,一河一彩,一园一彩,一山一彩,将给市民与游客带来更多的精彩。
一幅生态画卷:城在水中 绿在城中
位于市政府旁的十六潭公园,是一处集生态环境修复、休闲运动、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该公园不仅是“鸟类乐园”,也是市民观景休闲好去处。
“城市公园中色彩缤纷,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花园。”市民黄先生是一名摄影发烧友,拍摄了不少十六潭公园的摄影作品,其中公园里季季都有颜色,月月都有花香是他最满意的。“山水是咸宁城市的个性,五彩更是咸宁的魅力。”在黄先生看来,咸宁的“五彩”不单指绿植,还包括城市与景观之间相互交融发展的成果。
景致天成的咸宁,建设五彩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咸宁是一个颜值高、气质好的城市。森林覆盖率50.1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78%,有湖北大花园、武汉后花园美誉,有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多项国字号桂冠。
自“建设香城泉都、实现绿色崛起”被确定为省级发展战略以来,我市每年开展“香化八进”活动,栽植桂花、梅花、腊梅、含笑、玉兰等香花型植物,实施“香山”、“香河”、“香园”、“香道”、“香廊”等香化工程,达到“四季花香、满城飘香”的效果。
“只要天气好,我们就会相约来此打陀螺,呼吸新鲜空气。”市民严桂芳住在距离潜山国家森林公园不远的一号桥,对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新面貌,严桂芳赞不绝口。“公园保留了原生态的参天大树、小路,又增加了观景平台和很多新设施,更漂亮了。”严桂芳和伙伴们正商量着把每天傍晚的广场舞活动地点移到这里来。
目前,我市现有面积10公顷以上、符合综合性公园标准的公园5个,万人拥有综合性公园指数为0.12,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84.15%,城市环境更美更优。
每天早上,无论是淦河畔还是公园内,都能见到很多市民在晨练健身。傍晚时分,淦河沿岸的绚丽灯光点亮城市夜景,人民广场等城市主题公园变身“声光秀场”。
一幅“城在水中、绿在城中”的和谐生态画卷,营造出咸宁这座秀丽城市所独有的风景、风韵。
一张精彩蓝图:依山傍水 四季出彩
对绿色的执着,对美丽的追求,咸宁一直没有放缓脚步。
2017年,我市编制了《“五彩咸宁”专项行动》(2017-2019年)专项规划,确定了“一区、两带、四线、六园、十二片、多点”的彩色总体空间结构,建立了五彩咸宁建设项目库,遵循“小巧、精致、灵秀”的城市建设理念,实施了一批拆墙透绿、增绿添彩工程。
按照“突出重点、彰显亮点、以点带面”的思路,以绿色为底色,按照“绿化、花化、香化、彩化、文化”要求,通过“节点点彩、坡面披彩、群落叠彩、纯林焕彩、荒山染彩、绿水映彩、苗圃育彩、立体增彩”等方式,全市域、全方位、全产业扎实推进“五彩咸宁”建设,构建多样化、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绿地系统,提升城市绿色竞争力。
具体来说,就是立足城市生态资源禀赋,充分尊重自然生态规律,根据地域特色、城乡特点,坚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亮点,选择花期长、花量大、色彩艳和易养护的乡土植物,因此制宜、科学布局、合理配置观花乔、灌、地被,彰显丘陵城市特色风貌。
尊重鄂南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依托城乡丰富的植被、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环境,注重历史文化风貌的传承,坚持保护、建设、提升并举,塑造展现“山、水、林、田、湖”的城市彩化景观体系,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城市内涵,提高生活品质。
目前,城区已建园林绿化项目23个,建设面积约87.14公顷,投资额约11904.48万元;在建项目19个,建设面积约278.3公顷,投资额约33691.92万元。
其中“五彩咸宁”专项行动在市本级、高新区和咸安区完成彩化项目15个,投资额约2148.27万元,建设面积约20公顷,已完成了城市主干道、公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等多处景观节点的彩化提档升级,将彩化与绿化相结合,融合地方特色文化小品景观,改善了城区绿地景观面貌。
市园林局负责人介绍,各大公园在规划时,园区内除了游步道、观景平台及厕所外,绿化树木选取也更“多彩”。如樱花、银杏、红枫、桂花、香樟等,最大限度保证四季都有不同色彩呈现。
链接
—— 一区
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结合现有整体规划对辖区内的城市道路、重要节点、生态林地、广场、公园等进行全面彩化,改善园区内的生活、生产、生态环境,打造“绿荫覆盖、四季变幻、色彩斑斓”的彩色生态工业园区。
—— 两带
幕阜山绿色产业带。根据幕阜山扶贫攻坚战略,以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为依托,对通山、崇阳、通城等地打造“一县一花,一县一品”的彩化景观格局。
咸嘉赤生态文化城镇带。依托长江经济带拥湖面江发展战略,以咸安、嘉鱼、赤壁为主线,串联生态湿地景观片、农田生态保育片、森林林地涵养片;连接汀泗桥旅游服务组团、贺胜桥产业组团、横沟职教新城、梓山湖生态科技新城、向阳湖农业生态组团,按照“一路一彩、一路一花”的要求,打造彩化、赏花特色的咸嘉赤生态文化城镇带。
—— 四线
门户迎宾线。对进入咸宁城区的桂乡大道、泉都大道、东外环(咸宁大道东段延伸—马桥连接线)、咸嘉大道(G107与咸潘公路交叉口—京珠高速路口)等主要门户通道,通过栽植赏花、观叶等乡土彩色植物,打造“山水咸宁”第一印象。
旅游观光线。利用城市交通干道串联中心城区中重要的交通节点、公园、旅游景区、河流湿地、山体森林等交通道路,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旅游观光线,沿途可欣赏旅游线路最美的自然森林、滨水湿地、公园景区、田园风光等景观,按照“四季飘香、四季炫彩”进行植物景观规划,打造彩化植物特色的旅游观光景观通道。
滨水景观线。依托现有的淦河、马桥河、横沟河、官埠河、三八河、梓山湖、大洲湖等滨水景观,在充分利用和保护现有沿河绿化的基础上,以片林、群落等形式增彩或添彩,按照“一河一景观、一湖一特色”的要求,打造“沿河出彩,沿湖映彩”的彩化特色滨水景观线。
交通风情线。对市主城区至嘉鱼、赤壁、崇阳、通城、通山等地的市域交通线,以及城区内107国道、咸宁大道延伸段、武咸城际铁路等交通干线,重点实施城市彩化、赏花、增花添彩工程及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打造“一线一特色、一线一亮点”的特色风情景观线。
—— 六园
按照“一园一彩、一园一花”的思路,对十六潭公园、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孝子山森林公园、双龙山森林公园、青龙山公园和王山寨森林公园等6个公园进行多季相、多色相的彩化建设,打造赏花专类园,彩化植物科普园等,并结合赏花植物特色,打造赏花旅游、赏花摄影等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