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日 星期
戏韵芬芳润校园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恬 见习记者 阮泽华 通讯员 汪姝琴

  2018年12月21日,咸宁市学生戏曲演唱比赛落下帷幕。此次比赛为期两天,分为市直专场和县市区专场,来自城区和6个县市区的大中小学校共19所近700名学生参赛,全市2000余名师生观看,现场掌声不断。

  选送的19个戏曲比赛节目涵盖了京汉楚黄四大剧种,还有本地非遗戏曲崇阳提琴戏,生旦净末丑扮装多样,唱、念、做、打有模有样,本次演出邀请了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程丞等4位大师助阵助演,为广大市民朋友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一场戏曲表演的视听之宴

  这次的表演不仅有《说唱脸谱》、《天仙配·鹊桥四仙》、《梁祝·十八相送》等戏曲经典片段,而且还将戏曲元素与体育运动、现代时尚、咸宁特色相结合,展示出戏曲广播体操、服装走秀、桂花和嫦娥唱词的《天仙配》等新潮曲目,还有四位梅花奖得主的现场精彩助演。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浮山中小学的《说唱脸谱》节目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叫好。

  通山县第一小学的《红娘》曲目,红娘一角色俏皮可爱,整个节目唱腔、神情、走步、动作都十分到位。市文联副主席丁敬文对这个节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今天没白来,除了在电视上,从来没现场看过这么好看的戏。”市民张先生是个戏迷,除了观看戏曲节目,还坚持早起到公园练嗓子、练动作。

  本次比赛的评委、省戏曲艺术剧院汉剧团团长鲁平说,半年之前,他来咸宁看过孩子们的表演。时隔半年再看,整体水平提高不少,值得点赞。

  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 两场演出里,学生和老师们表演了黄梅戏经典唱段《谁料皇榜中状元》;汉剧经典片段《贵妃醉酒》,还有《沙家浜》、《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耳熟能详的曲目。

  演唱之余,现场还有“舞台霓裳”戏曲服饰展示、黄梅戏基本知识及念白和唱腔讲解、戏曲指法讲解等互动体验环节,让大家近距离接触并了解戏曲文化。

  一次戏曲名家的文化之旅

  据悉,本次活动不仅邀请了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程丞等4位大师助演,还邀请了省戏曲艺术剧院汉剧团团长鲁平一行作为本次比赛的评委,通过“借脑引智”助推咸宁戏曲文化的发展。

  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程丞,带来黄梅戏歌《山野的风》;汉剧名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荔带来汉剧经典唱段;楚剧名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夏青玲带来楚剧经典唱段《潇湘夜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武汉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刘子微带来京剧经典唱段《贵妃醉酒》。

  湖北科技学院在校生黄敏说道:“程丞老师的表演太精彩了,有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觉。”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戏曲艺术传承发展,全市戏曲事业呈现出火热蓬勃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我市戏曲人才不足,发展底子薄弱、领军人才紧缺的现状仍客观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

  为充分发挥戏曲艺术家艺术智慧和传帮带作用,引领青年人才加快成长,促进咸宁戏曲艺术传承,2017年12月28日,在市委宣传部的组织引导下,特聘湖北省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程丞为“咸宁市戏曲名家工作室特聘艺术导师”,并在市群艺馆成立工作室。

  “我将尽快了解和熟悉咸宁戏曲发展现状,努力在人才培养、创作咨询、传承发展等方面为咸宁戏曲提建议、做贡献。”程丞的声音轻缓而柔和,透着一股子“认真劲儿”。

  从艺10余年来,程丞主演过《天仙配》、《女驸马》(饰冯素珍)、《谢瑶环》、《白蛇传》、《情探》(饰穆桂英)等经典剧目。她的唱腔细腻委婉,韵味浓郁。程丞先后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大奖(表演奖)、首届央视“寻找七仙女”挑战赛金奖、第五届中国戏曲红梅荟萃金花奖等20多项国家级、省级表演艺术奖项,是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最年轻获得者。

  2001年,程丞应邀来汉参与筹备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黄梅戏团,现任黄梅戏剧团团长。程丞吸收了楚、汉等剧种的诸多营养,博采众长融合到黄梅戏表演中。

  “这是促进戏曲艺术家艺术智慧与传帮带作用的务实之举,”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程丞驻咸戏曲艺术工作室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戏曲传承发展、振兴发展的具体举措;也是省级人才资源与地方要素资源的有效对接。

  一棵戏曲文化的校园之树

  我市素来就有比较丰厚的戏曲文化底蕴,戏曲名家辈出,地方戏种不断发展。随着“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一些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国学班,使戏曲文化气息更加浓厚。

  历史上有京剧名伶米应生、汉剧导师舒二喜、汉剧泰斗余洪元、汉剧大师陈春芳、汉剧艺术家钱华……现在有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瑞明和候辛霞等。

  尤其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崇阳提琴戏名扬荆楚,别具一格。

  崇阳提琴戏源于湖南临湘花鼓戏,以岳阳花鼓戏“琴腔”为主旋律,兼容湖南花鼓戏部分腔调和曲牌,以及通城、崇阳本地山歌、夜歌、民间道教音乐等。崇阳提琴戏经过地方文化人深入的理论研究,剧目创作结合咸宁地方特色,不断发展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枝独特的奇葩。

  “提琴戏真是我们咸宁人的骄傲,还入选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呢!”在校大学生李甜告诉记者。

  “今天比赛现场的很多曲目我都会唱,我现在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戏迷!”浮山小学学生肖逸轩说,通过戏曲,可以了解很多历史人物故事。

  据悉,2016年以来,咸宁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工作。截止到目前,全市已经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2000余场。2018年以来,我市创新性、高质量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联合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市教育局、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四家部门,以“程丞驻咸戏曲艺术工作室”为班底,开展“展、讲、演、学、训、赛”六个一活动,即:展给师生看、讲给学生听、演给学生赏、指导学生学、带着老师教、推出学生赛,集结多位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以及京、汉、楚、黄各剧种名家走进校园对学生进行指导。

  同时,活动力求戏曲进校园的形式更丰富、内容更充实、成效更明显,掀起广大师生学唱、赛唱戏曲的热潮,紧密结合戏曲“大码头”,传承中华国粹,弘扬优秀文化,极大促进了戏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生活。

2019年1月2日 星期

第04版:文化时空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