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4日 星期
催生绿色发展新动能
——赤壁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
沧湖田园综合体
余家桥丛林村
神山金果源

  田园农庄·稻香中伙

  通讯员 李瑞丰 龚越

  “项目将依托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一二三产联动,打造集粮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仓储与冷链物流配送和休闲农业、休闲度假、旅居养老于一体的大型田园综合体。”近日,中伙铺镇红旗桥生态田园综合体项目投资人之一余曙光如此介绍。

  余曙光,是中伙本地人,早年在外创业积累了一定的资本。2013年,他怀着对农业、农村的深厚感情,开着奥迪车回乡,投资300万元在中伙铺镇承包2800亩土地,走上了新型职业农民道路。兴办家庭农场,从事粮食生产,积极探索合作社+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经过5年的实践与努力,他不仅发展了一大批专业合作社成员,更带动了当地群众发展规模农业。

  今年,余曙光又看准了该镇红旗桥水库周边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计划与咸嘉新城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十亿元,开发中伙铺镇红旗桥生态田园综合体项目,打造品牌农业、休闲度假目的地,继续在农业+文章上努力探索。

  田园综合体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更是扎根农业农村的新农民的重大机遇。为了合理利用好土地,赤壁市国土资源局、中伙铺镇围绕项目建设的用地需要,及时安排相关负责人到现场跟项目实施单位进行对接,落实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用地,全力做好用地保障和服务工作。

  中伙铺镇镇长周新山说,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是党中央施行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部署,该镇将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出一个集现代化农业、旅游业及田园农庄于一体的综合体,带动附近高桥村、廊桥村、安丰村、十八里贩村的周边建设,使其成为中伙铺镇经济腾飞的有力翅膀。

  农旅融合·灵秀神山

  通讯员 钟晓阳 尹祈玮

  神山镇位于鄂南西凉湖边,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是赤壁市传统农业大镇和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

  近年来,该镇立足农业大镇资源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以旅促农、农旅结合”的方式,把发展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一起抓,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形成了以恒昇农业田园综合体为重点的生态产业体系,引领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神山美丽乡村建设。

  家住神山镇大桥村的梁全福,在自家附近承包了20亩地,种植猕猴桃、黄桃、柚子等水果,建起了水果采摘基地。现在正值猕猴桃成熟的季节,望着满园的果实,梁全福的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

  该水果采摘基地在神山镇大桥村的一座山峦上,是恒昇农业田园综合体的一部分,这里广袤的茶园、整齐的果树、以及山与山之间的荷塘,山水融合交织,构建了一幅美妙的田园画卷。

  据了解,恒昇农业田园综合体计划总投资1亿元,占地面积1000余亩,项目依托当地灵秀的自然风光与现有的农业产业,形成一产绿色种养,二产绿色商品,三产特色旅游、养生度假服务产品体验等一二三产相融合的发展模式。

  田园综合体项目打造完成后,神山镇将呈现出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采摘、山水运动、自然养生等为一体的度假胜地。

  除了大桥村的恒昇田园综合体以外,近年来,神山镇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以农旅结合的方式,打造了各具特色、多点融合的田园综合体,努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观光农业休闲胜地和生态农业发展腹地”。

  荷舍民宿·荷映沧湖

  通讯员 李瑞丰 龚越

  乡村变景点,周边的乡亲也跟着致富。眼下,笔者走进赤壁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百姓的言语间充满自豪感。凭借着一步步摸索,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已先后获得“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湖北省旅游名村”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充分利用旅游快速通道、赤壁长江公路大桥交通区位优势和独特的地理环境、生态农业资源优势,坚持全域开发,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田园综合体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该开发区以“荷”为主题元素,依托普安村原有的民房设计改造“荷舍”,打造特色度假小镇,还将沧湖的荷塘进行了美化改造。此举吸引了浙江颐高集团前来投资建设荷花主题民宿。无论是在装修风格上,还是家居细节上都体现出了荷花主题。

  如今,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正坚持全域旅游、全域开发的思路,抓好田园综合体的整体规划建设,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深入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不断发展以荷花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朝着全域旅游特色小镇大步迈进。

  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党委书记李明华说,该开发区将抓住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发展机遇,紧扣赤壁市空间发展规划,围绕建设高速路口田园小镇,加快推进、厚积薄发、从容建设,打好生态牌、唱好山水谣、建好田园镇。不断挖掘三国历史文化和荷花文化,努力将沧湖建成三国赤壁古战场的后花园,形成游赤壁、宿沧湖、食江鱼、赏荷花、寄乡愁的旅游格局。

  水果之乡·特色丛林

  通讯员 李瑞丰 龚越

  “我们村引进大丰收果业和绿态果业进行绿色水果种植,现有果园面积6000亩,解决了不少村民和贫困户就业问题。” 余家桥乡丛林村党支部书记张国波说,劳务用工人员人均年收入达两万元以上,近两年帮扶脱贫15户45人。

  2008年,武汉人杨昕到赤壁实地考察后,成立大丰收果业发展公司,承包丛林村的一片荒山,开始种植杨梅和蓝莓等水果。经过十年深耕,他的大丰收果业发展公司已形成“农业种植+观光采摘”的休闲农业模式,杨梅和蓝莓种植面积达到2300多亩,仅杨梅年产就达到120万斤。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公司还新建一座果酒加工厂,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酒约300吨,40万支,可提供就业岗位150个,产值达3000万元。

  近年来,余家桥乡着力把绿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正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突破口,以大丰收果业有限公司和绿态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倾力打造一个集水果自助采摘、旅游生态观光、田园农事体验、水果文化长廊、基础配套设施等为一体的丛林村田园综合体。

  余家桥乡党委书记王春林表示,该乡将积极营造平安环境,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环境,进一步扩大水果种植面积,增加水果品种数量,提高水果品质,打造特色品牌;建好杨梅酒厂,拓展水果深加工,提高水果产业附加值;依托果园发展赏花摘果乡村游,延长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18年8月24日 星期

第03版:赤壁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