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生蒋敦文、通讯员周向东、林立报道:百万消费者评议供水、电、气、石油活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7月9日上午,为响应活动号召,我市联合水务有限公司王英水厂迎来了一百多名香城都市报小记者,他们身临其境,零距离接触王英水厂制水工艺及流程,探寻自来水的奥秘。
小记者们首先集中观看了宣传短片——《认知城区供水知识》,参观了砂滤、消毒等一系列工艺流程,来自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的一名小记者感叹道:“哇,自来水原来是这样来的啊,真是太不简单了,我还以为自来水是天上的雨直接下下来的呢”。
“叔叔,这个小玻璃瓶装的是什么呀?”“阿姨,你们每天都需要这样检测自来水吗?”“我家里的自来水也是经过了这样检测了的吗?”在水质检测中心,桌子上贴着标签的玻璃瓶引起了小记者们极大的兴趣。面对小记者们层出不穷的有趣小问题,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不厌其烦的对每一个问题都耐心地进行了解答。通过20多分钟的采访,小记者们明白了咸宁城区自来水生产不仅有严格的规范标准,而且通过在线仪表24小时的监测等层层把关,确保出厂的自来水都是安全合格的。
在咸宁联合水务的调度中心,按照地理信息系统(GIS)定位的咸宁城区配水管网,咸宁城区的供水量、水质和水压,都准确完整的显示在大屏幕上,工作人员随时掌握各个水厂的供水情况和市区配水管网的30多个测压点的压力情况,并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报警和提供应急指挥,是保证全市供水安全的神经中枢。
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我市拥有50多台套检测仪器设备,检测项目达到100余项,步入全省供水水质检测先进行列,大家使用的自来水在出厂前都会进行严格的检测。
见证了自来水的整个制作净化、检测监督和调度过程,了解了供水知识,小记者们感慨着自来水的来之不易,感受到了平时不起眼的每滴自来水背后供水人的默默奉献,同时也切身感受了咸宁联合水务生产的自来水是优质、安全的“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