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孩子》是中国当代女作家池莉的纪实文学小说。书中池莉以一个普通母亲的笔触,从女儿亦池出生前写起,直到她升入大学后的生活经历,其间池莉更多地谈到了她是如何和女儿相处的点点滴滴。池莉希望用女儿的成长经历告诉大家,孩子成长和教育的方式,还有其他选择。
该书记录下她与女儿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池莉从不要求女儿的成绩,而更注重女儿能力的培养。让女儿从小学会接触自然,学会阅读,学会与人交往。
池莉认为,人生没有起跑线和终点的区别,一切都是过程,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认真地经历、感受和体会,所以,她认为那句流传甚广的话“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混账至极。
池莉教会女儿从快乐中学习,母女两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一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寻求快乐成长的夹缝。母女最后共同决定,让孩子异国留学,在广阔的世界里获得磨砺和成长。
面对女儿,池莉笔下处处充满着感动甚至感恩,她认为女儿的成长不只是简单的家庭教育,更是自己和女儿共同学习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作者本人的一次深刻自我成长。
文中,池莉说:“只有一点,我希望我的女儿明白,这就是我常常感谢她给了我另一种生活。我对她没有任何要求。如果她的盛开需要肥沃的土壤,那么我情愿腐朽在她的根下。”
母亲对子女的爱总是不计回报,令人动容。但作者在感性抒发情感的同时,却能清醒认识到,子女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成长有自己的方式和规律,只要是正确且有积极意义的,长辈都无需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横加干预和指责。
每个家庭的父母都有自己的育儿方式和理念,作者关于“爱、学习与人生选择”的这些教育理念,或许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但至少能给读者以启发和思考。也许正如池莉在书的封面上写的句子:“如果我的孩子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种大事,勤俭是一种美德,心静是一种大气,宽容是一种真爱,知晓是一种最好,那天下还有什么功课她拿不到A的呢?”这大概就是教育的全部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