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从市卫计委获悉,今年省里把我市作为“全面两孩配套政策”的首期试点单位,也是全省唯一的市级试点单位。
实施全面两孩政策,需要采取法律、经济、社会配套政策措施,解决群众生养子女的难题,让有生育意愿的家庭“生得起、生得出、生得好”。
咸宁能够成为试点单位,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对咸宁的一种信任,是因为相关工作有亮点有基础有条件。
今年,市妇幼保健院联合市妇联先后在高新区、嘉鱼县举办了两期“关爱女性 防治两癌”知识宣讲活动。5 月28 日,市妇联携手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了“公益木兰—关爱孕妇”大型公益活动,宣传引导增强生育保健意识。
这是我市以妇幼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护航“全面二孩”政策顺利推进为重点,提高人口素质,提升妇幼健康水平的一个个具体行动。
我市加大政策解读力度,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利用人口学校、文艺演出、宣传用品、进村入户等形式,大力宣传全面两孩政策;进一步规范生育证办理和便民服务工作,全面推行网上办证和群众承诺办证制度。市政府出台《咸宁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将生育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符合生育政策的城乡参保居民可享受900元生育补贴。通过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市民的妇幼保健意识、重大妇幼卫生项目知识知晓率和主动参与率。
2017 年,嘉鱼县妇幼保健院进行了改扩建,床位数由40 张增加到100 张。赤壁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业务楼建设,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200 万元.;通城县妇幼保健院新建业务楼,争取上级项目资金700 万元,当地政府无偿划拨土地58 亩。今年,咸宁市儿童医院建设项目落地,国家项目资金2500 万元已经到位,市财政配套1800万元。目前,全市开放产科床位数1393 张,儿科床位数1449张,保健服务能力大为提升。
内涵建设也在同步提升。全市范围内开展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和药具工作,以全面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切实改善妇幼健康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近几年,咸安区、崇阳县先后被评为全省“妇幼保健优质服务示范区”,崇阳县、咸安区、赤壁市成功创建“湖北省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示范县(市、区)”。
保健服务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我市建立完善了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与转诊工作体系,成立了市级急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与转诊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确定了一个市级急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设在市中心医院) 和6个县级中心,加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的上下联动,与省妇幼建立“湖北省妇幼健康联盟——咸宁站”,构建了省、市、县、乡四位一体的妇幼保健服务网络。
落实关爱政策,促进计生家庭幸福。开展关爱女孩“双千”行动,动员全市千家单位、万名干部结对帮扶了12000多户农村计生女孩家庭。以实施“幸福工程”为载体,采取“国家救助,市县配套,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等方式筹资2500万元,建立项目点15个、示范户和基地120个,救助18800户计生贫困家庭发展致富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和广泛社会影响。因为持续推进关爱女孩“双千”行动和“幸福工程”项目建设,我市被国家卫计委授予“全国创建幸福家庭示范市”光荣称号。
2017年,全市上报二孩出生23188人,占出生总数的52.02%;二孩出生增加3363人,同比上升6.45个百分点,两孩生育意愿进一步释放。
据了解,试点工作要求我市以构建鼓励按政策生育的制度体系和社会支持体系为重点,制订完善生育支持、妇幼健康与优生优育服务、幼儿养育、妇女生育权益保障、奖励扶助等政策和措施。
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省级试点单位,不仅仅是要将已有政策用好用足,更是要探索创新,先行先试,积极出台有利于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的新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目前,我市各级各部门以试点工作为契机,强化党政主体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努力在扩大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保障妇女生育权益和母婴健康、降低家庭养育成本等方面形成全面两孩政策保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