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平等教育的机会,去年以来,我市教育部门统筹谋划,高位推进,加快城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步伐。19日,市人大组织专题调研活动,市直13个部门负责人各抒己见,共话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 3年新增2.8万个学位
走进位于温泉碧桂园麦笠山路的市第二实验小学,一栋栋新建的校舍掩映在绿树中,标准化的运动场,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多功能教室一应俱全。当日,老师们正在为布置新教室出谋划策。
家住嘉鱼县簰洲湾镇的居民龙女士带着家里8岁的女儿一早从嘉鱼出发,来到市第二实验小学参观新校园。“今年下半年,女儿将在这里读二年级,新校区建得很漂亮,而且离亲戚家不远,走路便能上下学,不挤公交不受冻。”龙女士介绍,前几年,她在城区买了房子,去年开始,她便托亲戚在温泉城区为女儿找学校。
“目前,学校已经开始对外招生了,有很多城区的孩子们都已提前来学校报了名,9月份正式开学。”市第二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
位于岔路口附近的咸宁市香城学校(原岔路口中学)的扩建工程已近尾声,运动场上正在铺设新的塑胶跑道,塘角路校门已经基本完工,新校区9月投入使用;位于武咸快速通道上的咸宁市第十九小学,位于咸宁高新区金桂路的金桂路学校,这两校都已完成了征地,并通过了总体规划,预计明年9月份投入使用……
“这批新建、扩建的中小学校正在建设完工,投入使用后将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择校热等难题。”市教育局局长李旭东介绍,《咸宁市城区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城区义务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1455”工程,新建14所学校、改建和配套建设5所学校,增加2.8万个学位。“2018年,我市城区计划投入义务教育项目建设资金4亿余元,启动了7个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新建3所义务教育学校,改扩建4所义务教育学校。”
2 50个编制补充师资
今年28岁的周婷婷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今年1月,她通过市教育局组织的公开招聘活动,成为城区一所小学的老师。
“做一位优秀的老师是我的终身梦想,也是继承外公、母亲的衣钵。”周婷婷介绍,目前,她已经来到学校报到,新学期开学,她便会走上教学岗位。
记者从市编办获悉,为了缓解市直义务学校新建、扩建后带来的教师紧缺问题,2017年12月,市直4所学校增编50名。
今年1月、2月,市教育局分别发布公告,面向社会组织了两次公开招聘活动,共招聘教师71人,以补充城区学校教育师资。
“目前,鄂高、市实验小学公开招聘的20人已到岗,正在等待市人社局办理聘用手续,市直学校招聘的51人已完成体检工作。”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进教师将及时填补进新学校、扩建学校里,有效解决城区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城区的教师队伍建设也将更完善。
咸安区教育局局长王元宏介绍,近年来,教育部门通过“省考”、“区考”等方式招录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充实到城区学校,招录了大批教师队伍,补充城区中小学校的师资。为了不断提升城区教师的素质,教育部门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将教师评优、职称评定等结合起来,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经常化、制度化。
今年,市教育局将在全市开展尊师重教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评选表彰出一批最美乡村教师、十佳师德标兵、咸宁名师等先进教师典型,以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立德树人的良好氛围。
3 13个部门共话发展
19日,由市人大组织的《关于市城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报告》的专题调研活动中,市直13个部门负责人各抒己见,共话城区教育发展。
为了缓解城区大班额、择校热等难题,李旭东认为,加强社会力量办学,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很有必要。目前,市第二实验小学即将投入使用,咸安区实验学校御景园校园、咸宁市第十九小学工程已顺利启动。下一步,教育部门将推进天润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新建的“鲁迅学校”、绿地集团与华师合作新建的“华师附属咸宁实验学校”、绿地集团新建的“章开沅国际学校”落地的深度洽谈。
王元宏表示,为了推进城区教育义务均衡发展,咸安区积极开展了“名校托管、一校两区”试点,深化城区校际托管,推进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咸宁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高新区正式参与建校工作,将全面做好房地产商们参与建校的协调工作,发动更多房地产开发商捐资助学。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局将对城区各学校建设用款情况进行微调,并迅速做好义务教育项目建设资金的审核、报备、拨划工作。
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充分保障城区学校用地,优先解决香城学校、金桂路学校等学校的土地拨付问题;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学校用地程序;除了国家要求上缴的费用,其他地方性费用实行全免,为城区建校减负。
在“让每一缕阳光洒满香城”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咸宁教育正在全面构建公平共享教育新体系,实现整体教育公平共享、优质均衡发展,打造全省“优质教育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