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高度重视能源消费和强度“双控”目标工作,围绕部门“双控”工作责任积极开展工作,提供科技支撑,以科技进步提高节能减排治理成效,以科技创新推动咸宁绿色发展。
加大节能科普宣传力度。以科技活动周等主题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大节能减排科普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对能源消费的认知度,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以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为重点,采取制作生态环保科普宣传画、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开办专栏等多种形式大力普及环保、低碳减排、水资源保护、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展示我市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成就。
加强节能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加快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研发,进一步加大对生态保护科研及创新的投入,支持科研机构和有关单位开展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新型环保木竹纤维弹性地板的研发”、“低辐射镀膜玻璃先镀后夹工艺开发”、“虾稻共作高效生态种养技术研究与示范”、“名优绿茶连续化清洁化加工关键技术”等取得重大突破,为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以科研院所、高校和重点骨干企业等为主体,通过国家、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专项、基金)、市级科学技术研究等项目,引导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的技术研发,加快水环境监测监控预警、水生态保护和修复、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生活垃圾与污泥处理处置等水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突破共性关键技术瓶颈。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以及相关综合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推广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争取关键技术突破。
大力推广节能示范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重点推广水污染治理及循环利用、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安全回用、水生态修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适用技术。支持开展湖泊、水库、河流和小流域水体污染治理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富水、陆水、西凉湖、斧头湖湿地资源保护技术研究。围绕我市大气灰霾、重金属、光化学烟雾防治需求,突破重点污染源协同控制及减排关键技术。加快清洁生产和污染物减排技术成果推广应用,重点开展麻纤维生物脱胶和漂白及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加强化工、印染、造纸、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先进污染治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水处理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技术成果共享与转化,协助做好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加大对节能减排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推广应用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重点开展分布式低温余热利用技术,固体物料显热回收技术,低热值工业副产煤气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等开发利用。积极开展新型高效节能建筑围护结构材料,建筑智能控制技术和热泵技术,现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
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咸宁市科学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初步思路年初已讨论通过。规划编制经费已纳入财政预算,初评已完成,目前正处于广泛征求意见阶段,规划明确提出要围绕打造中国中部“绿心”和国际生态城市,攻克和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广一批有效促进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明显下降,工业“三废”达标排放,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2%。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探索“绿色产业+绿色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推动经济、社会、环境、人文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