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7日 星期
消防安全提示

  ◆常识 | 夏季安全小提示

  这随着炎夏到来,气温不断升高,天气变化无常,用电用气量剧增,生产、生活中一些细节稍不留意就容易引发火灾、酿成灾害。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以免稍有不慎,招来火灾。

  单位、居民家庭要及时检查和更换残破老化的电线,正确敷设电气线路并安装漏电保护开关和过载保护装置,禁止超负荷用电。

  居民应当正确使用燃气设施和器具,严禁私自拆除、改装、迁移,发现室内燃气设施或器具损坏、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及时报修。

  使用电动车应选择合格产品,出现故障及时维修。避免车辆曝晒和淋雨,充电时间不宜过长,不可在高温、高热环境及楼梯间、安全通道处充电。

  进入人员密集场所,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要留意安全出口、灭火器材位置,熟悉疏散逃生路线;遇有火灾发生时,要保持镇定,可将毛巾、衣服等浸湿捂住口鼻,选择就近安全出口有序撤离,勿乘坐电梯。

  汽车内严禁放置打火机、罐装喷剂等受热易发生爆炸的物品;车主应定期对车辆维护保养,防止电线老化和接触不良;车载灭火器要定期检查,确保有效好用。

  文物古建筑单位要完善消防设施,谨慎使用大功率电器,禁止超负荷用电和乱拉乱接电线;要严格落实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值班巡查,严格用火管理,严防火灾发生。

  KTV、电影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不得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严禁私拉乱接电线、违规使用明火和进行电焊、气焊操作;要加强值班巡查和应急疏散演练,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消防设施完整好用。

  此外,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单位要及时开展消防安全风险评估,依法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消防力量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社会单位应建立健全用电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电器产品、电气线路安装敷设,并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测,切实防范电气火灾。

  ◆蚊香易引发火灾 防蚊之时勿忘防火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蚊虫开始滋生,人们于是选择使用蚊香驱赶蚊虫。盘式蚊香、电插式蚊香无不涉及到火与电,都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因此,在使用蚊香杀虫过程中要注意消防安全,避免火灾发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要把蚊香固定在专用的铁架上,最好把铁架放置在瓷盘或金属器皿内,同时注意不要靠近窗帘、蚊帐、床单等可燃物,以防止床上或衣柜上悬挂的衣服、床单落到蚊香上。

  2、在使用电风扇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将风对着蚊香直吹,既要防止火星被风吹散,又要防止衣物等可燃物被风吹落到蚊香上。

  3、临睡前,应检查一下蚊香,确保安全后,再去睡觉。外出时,一定要保持蚊香熄灭,在灭掉蚊香时要仔细,最好能用凉水冲一下蚊香头,以免留下隐患。

  4、室内有易燃液体(汽油、酒精等)和可燃气体时,不宜在室内点燃蚊香。农村木结构房子较多,切忌将蚊香直接放在楼板上。

  5、使用电插式蚊香,如果长时间处于通电状态,极易引发火灾。电蚊香片加热后,温度可达到700℃-800℃,易烤燃周围的易燃物,发生燃烧。在通电状态时,电加热器短路、恒温加热片原件燃烧失灵,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时,也易发生火灾。

  ◆毕业季旅行勿忘消防安全

  毕业季旅行成为越来越多毕业生的“标配”。然而,夏季是火灾事故多发季节,不管是和小伙伴结伴而行,还是和家人同行,亦或单枪匹马独自闯世界,都应做好消防安全防范,远离火灾事故。消防提醒广大学生及学生家长,出游时务必要做好以下几点措施,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1、外出旅游前,应仔细检查家中的火灾隐患,检查液化气、天然气的阀门是否关严;检查室内各种电源插头是否拔掉,最好拉闸停电;检查室内易燃物是否清扫干净,检查无误后,方可锁好门窗,外出度假。

  2、搭乘交通工具时,不携带危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上车注意检查逃生门、安全锤、灭火器所在的位置;汽车加油时切记不要抽烟、拨打手机等;不在飞机升降期间使用移动电话等相关电子产品;乘坐轮船发生险情时,按照工作人员的引导正确逃生自救。

  3、遵守旅游区的防火规定,不在无烟区吸烟、动火;不乱丢烟头,不将还未完全熄灭的烟头丢进垃圾桶,以免烟头引燃垃圾桶内的其它易燃物。野外露营或野炊时,注意用火安全,确认明火完全熄灭后,方可休息或离开。

  4、在公共场所购物休闲时,要注意查看公共场所的安全出口和消防通道,以便在起火后能迅速逃离。

  5、入住酒店时,要注意熟悉酒店的住宿指南,留心周围消防设施,看懂安全通道提示,掌握应急疏散指示牌,知道消防通道以及紧急出口的位置。

  6、出入酒店房间时要随手关门,不要在床上吸烟,不要将衣物搭放在台灯上。听到火警铃响,由紧急出口迅速离开,不要搭乘电梯。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放低身段。

  ◆社区防火很重要

  社区防火是社会化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违章用火用电用气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因素构成了社区潜在的火灾危险。重庆江津消防支队特整理以下社区防火要点,让大家能做好社区消防工作,共建美好幸福家园。

  一、不要占用或堵塞消防安全通道。随着私家车的用户逐年递增,停车位的问题日益凸显,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小区的通道内停满了小车,直接导致在火灾发生的情况下,消防车不能顺利进入社区内部,进行扑救。还有一些居民居住区,由于修建时间较早,本身通道就很狭窄,再伴有乱搭乱建情况,违章建筑也比较多,消防车辆在到达现场后只能望街兴叹,此外社区内的一些菜市场、小地摊、书报亭、杂货摊等也在违章经营,占用着消防通道。重庆江津消防提醒:居民如发现消防通道被占用或堵塞,可拨打96119向消防部门举报。

  二、自觉维护小区内消防设施器材。消防设施在发生火灾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居民要自觉保护,不要损坏、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占用防火间距。

  三、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罐要防止气体泄漏。经常检查天然气管道、表、灶、热水器连接软管等是否固定牢,有无漏气点。如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修理,不能勉强使用。厨房天然气灶、表周围不要堆放废纸、塑料品、干柴、汽油、竹篮等易燃物品,以防火星引燃易燃物品,发生火灾事故。一旦发现漏气,切记不要惊慌,千万要先关闭开关,打开窗门,马上报告天然气公司来人修理。

  四、教育小孩不要玩火。许多火灾都是因小孩玩火引起,因此加强小孩消防安全教育很重要,家长要经常性教育小孩不要玩火,不玩弄电气设备。同时,要关心孤寡老人、残疾病人、精神病人等弱势人员,防止发生火灾意外事故。

  ◆安全 | 别再让电动车变成“夺命车”!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等电动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逐步成为群众出行代步的重要工具,保有量迅猛增长。但由于停放、充电不规范以及技术方面的问题,电动车火灾事故呈多发态势,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

  2017年12月13日凌晨北京朝阳区一村民宅基地自建房发生火灾,导致5人遇难。经初步勘查是电动自行车引发。

  2018年1月23日凌晨西安西影路发生火灾造成4人死亡,13人受伤,着火物质为电动车。

  2018年4月3日深夜杭州余杭区闲林街道何母桥村一电动车修理铺发生火灾,据调查后查明事故原因系电动车修理铺老板李某违规在室内为电动车电瓶充电,违法行为人李某因过失引发火灾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十二日处罚。

  2018年4月6号晚上苏州高新区浒墅关经济开发区一小区楼道发生电动车火灾。主要燃烧物质为电动车,过火面积约10平方米。

  ◆为什么电动车火灾事故危害如此大?

  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危害特别大,主要有两大因素:火场温度和毒烟。根据专业机构的实验,电动车一旦起火,在100秒内车辆温度便可达到200℃以上,火焰会迅速窜起,最大的危害是电动车的塑料外壳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毒烟以每秒1米的速度快速向上,很快会导致整幢楼陷入毒烟密布的状态,让室内被困人员窒息,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电动车的安全使用攻略

  一、应选购、使用已获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的电动车、充电器和电池,选择专业维修机构或人员定期维修保养,定期更换老化电池及其配件,不要违规改装电动车,不要使用不合格电池及其配件。

  二、电动车应停放在室外安全地点或者室内专门区域,禁止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禁止占用消防车通道。

  三、室内集中停放电动车的专门区域应当按照相关要求与建筑其他部分进行防火分隔,并配置相应的报警、灭火设施器材。

  四、为电动车充电的线路插座应由取得资格的电工安装并固定敷,配电线路必须符合电池同时充电时的负荷要求,不得私拉乱接电源线路。应经常检查充电线路和插座,避免线路老化、腐损、短路、接触不良等引发火灾。

  五、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充电,不得长时间充电;充电时应尽量在室外进行,周围不得有可燃物,严禁在建筑门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处充电。

  六、村(居)民委员会、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和管理单位负责共用区域电动车停放、充电管理,设置电动车集中存放(充电)点,存放点应独立设置或与建筑其它部位采取防火分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集中存放(充电)点应安装短路和漏电保护装置的充电专用插座等充电设施供居民使用。加强防火巡查检查和消防安全宣传提示,对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等处停放电动车,或者在公共部位乱接乱拉充电线路的行为,应当予以劝阻、制止。

2018年6月7日 星期

第06版: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