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4日 星期
聚焦城市不文明现象⑤
谁在乱摆摊点?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 庞赟 夏正锋方达星
温泉贺胜路杨下菜场外,流动菜贩占据了人行道
邮电路,某石材厂随意搭建的作坊

  22日至23日,记者在城区闹市区走访发现,一些小摊小贩有空就钻,一些居民有地就占…… 种种不文明现象,让人瞠目结舌。

  乱象之一:闹市区搭建“石材厂”,居民避之不及

  利用空地搭建房屋,私自加盖房屋,这种现象在市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仍然比较突出。

  22日上午,记者在温泉邮电路和银泉大道交叉口处发现一个石材加工点。

  加工点距主街道不足百米,挂有湖北某某石艺生产基地的招牌,经营花岗岩、火烧板、厨房灶台等。加工点位于居民楼旁边的空地上,背靠小山。仅有一层的“厂房”是临时建的,屋顶一半盖的石棉瓦,一半盖的绿色板材。三百平方米左右的加工点,摆满了各种型号的石材。石材碎宵、废品在旁边堆成一堆。

  采访时,该加工点没有生产,一位自称在这里打工的通山年轻人说,这个加工点在这里办了三四年了。

  “这个石材加工点烦死人,早就该撤除了。”租住在旁边的住户李先生说,加工点生产时噪音大,灰尘多,左右住户不得安宁。加工点没有围墙,安全隐患很大。他总担心家里调皮的儿子跑到那里玩,惹出什么麻烦。

  “闹市里竟然建有这样的加工厂,太有损城市形象了。”中国电信咸宁分公司的庞先生说。

  想不到的是,在温泉贺胜路杨下菜场对面,还有个类似的石材厂。

  这家石材厂紧靠大街,占地数百平方米,没有一间正规房屋,“厂房”全部是临时搭建的。里面堆放有各种型号的大理石,价位从三四十元到二三百元不等。

  “厂地是租的,一年租费几万元。” 杨姓女主人说,他们在这里经营了五六年,石材都是从福建等地进的。

  “天洁、碧桂园、书苑……好多楼盘的住户都在我们这里买石材。”她不无得意地说。

  记者采访时,有2名工人正在锯石材。刺耳的电锯声在嘶叫,“厂房”内很难听清楚说话。

  记者点评: 乱搭乱建行为,不但破坏了城市的公共环境,也给市民生活造成不便,侵害了他人合法权益,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我们对这些行为应坚决说“不”。

  乱象之二:流动摊贩躲猫猫,市民抱怨不已

  一个简易的三轮车或者板车,上面摆着水果、小吃等,走到哪里,生意就做到哪里……记者22日在市区部分路段走访,看到不少流动小摊贩的身影。

  当天上午9时许,在温泉中心花坛一带,靠近温泉第一街的街边,记者看到了3个卖水果的流动摊贩。在中商百货停车场入口转角处,一位年轻女子坐在一辆板车前娴熟地削着菠萝。相隔不到200米处,停有2辆板车,一辆卖西瓜,一辆卖菠萝。

  “周末时流动摊贩多一些,因为逛街的人也多。”在附近一家商场上班的丁女士说,有时候在街上看到很多流动摊贩,有时候又没有。“这些摊贩卖的一般是水果、小吃。有一次我女儿看到了,吵着非要吃臭豆腐。”丁女士说,从卫生和安全角度考虑,她坚决没有让女儿买。

  9时30分左右,在银泉大道与咸宁大道交叉路口红绿灯处,记者看到一辆正在等红灯的三轮车,一对夫妻坐在车上,车斗里装着甘蔗。

  10时许,在御龙花园小区门口,记者看到一辆小货车停在正门的人行道上,车上摆放着各种杂粮。“老板,你这个怎么卖?”中午时分,在附近上班的夏先生看到了,买了一份五谷杂粮粉当作午餐。

  “这些摊贩有时觉得真需要,但看到他们挡了路、到处跑、乱扔垃圾,又觉得很讨厌。” 夏先生说。

  23日上午10时30分,记者来到十六潭公园3号岗亭入口处,“严禁摊位设点”“严禁泊车”的牌子立在入口的显眼位置。

  “虽然我们立了牌子,这个入口不能摆摊设点,但是还是屡禁不止。”正在值班的保安虞师傅说,这些小摊贩主要在公园售卖饮料、水果,小吃,活动时间集中在晚上6点之后,以及周五、周六、周日。

  “晚上我们下班了,周末游人多,他们就会来摆摊。”虞师傅说,每次城管一来,这些摊主就会将电动车推到隐蔽的树丛里躲起来。城管前脚走,他们后脚就出来了。

  “流动小摊贩摆摊,主要是为了贴补家用,这可以理解。但前提是不能影响市容市貌,不能不讲规矩。”家住银泉大道的鲁女士建议,相关部门应在人流集中的闹市区或者公园角落,设立固定经营点,集中小摊小贩摆摊。这样既能满足市民的需要,也便于管理,能够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不影响市容市貌。

  记者点评:流动摊贩躲猫猫,这暴露了城市管理的“短板”。怎么办?我们建议是,堵疏结合。

  乱象之三:商家占道经营,人行道成了“店外店”

  商家占道经营、公共场所随意晾晒衣物等,这些现象影响了市容市貌。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这种现象在城区依旧很突出。

  在温泉贺胜路,有些临街商铺、商户随意将棉被、衣服挂在竹竿上晾晒。晾晒处几米外,就是车水马龙的街道。

  在咸安区鱼水路走访时,记者看到,一家商铺三口居民楼窗户外,挂有两件湿漉漉的衣服,不时有水滴下,路上积了一滩水。过往行人纷纷绕路而行。

  23日上午7时许,在永安城区城北街,一些副食批发店门口摆满了商品,不足2米宽的人行道被多个大纸箱占据一半。而这条街道前方不远处是咸宁市第六小学,当时是家长送孩子上学高峰,被货物占据的人行道很拥挤。

  家住附近的李阿姨说,这条街道比较窄,人行道也不宽。虽然平时车辆不多,但上下班高峰时段有不少车辆经过这里。由于人行道几乎被商家完全占据,送小孩上学只能在机动车道上行走,她总是提心吊胆。

  在怀德路一家鲜花店,各种鲜艳的花草植物摆放在人行道上,等待售卖。在中成路,两家早餐店门口的人行道上各自摆放桌椅供食客过早,俨然成了“店外店”。该路上,多家杂货店门口的人行道几乎成了商家的“自留地”。

  退休干部车爹爹表示,永安城区是老城区,人行道本来就不宽,占道经营的现象让路变得更窄,行人怨声载道。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还路于民。

  记者点评:公共空间不容侵占。坚决制止占道经营行为,坚决取缔“店外店”,维护市民公共利益。

2018年3月24日 星期

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