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日 星期
这些健康谣言 你可曾转发过

  核心提示

  日前,腾讯公司发布了《2017腾讯公司谣言治理报告》,在去年的谣言文章中,以健康与养生、奇闻趣事、食品安全类文章占比最大。在食品安全类谣言中,塑料紫菜高居榜首。医疗健康类谣言中,癌症出现的频率最高。社会、科学及其他类谣言则紧跟社会热点话题,发布不实内容。

  我们盘点出几大2017年度健康类谣言,看看哪些内容曾占领你的朋友圈。

  谣言关键词 膳食

  2017年,一个来自《柳叶刀》的研究让不少营养师都加入了讨论:多吃主食死得快?多吃肥肉活得长?最后被营养专家辟谣,这个解读总结纯粹误导,而且该研究也不一定适合我国居民目前的饮食状况。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赵泳谊指出,不吃主食或极少吃主食与大量吃主食都对健康不利,这是早被很多研究所证实的。主食不只为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还提供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他营养,不吃或少吃主食,人体热量就会供给不足,对健康不利。

  此外,脂肪摄入过多或者过少同样对健康有害,即使人体要摄入脂肪,也可以通过瘦肉等其他更加健康的食物获得,根本没有必要为了所谓健康而去吃不健康的肥肉。

  赵泳谊提醒,健康饮食一定要强调均衡膳食,不能极端,大部分营养既不能摄入过多也不能过少。事实上该研究与中国和联合国等方面发布的膳食指南都是一致的,大家不必感到恐慌或者疑惑。

  谣言关键词 染色

  提起“色素”,大家都会觉得怕怕的,很多食物谣言正是抓住人们的心理精心炮制出来的,像枸杞泡水掉色就是染色,红心柚子是染色的,黑芝麻是染色的等等,各种“染色食物”的谣言不胫而走。

  赵泳谊指出,在植物界很多食物都是天然带有颜色的,这些天然色素又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像黑芝麻、枸杞、紫薯等含的花青素就属于水溶性,因此用水洗或者泡的时候就会出现所谓的掉色。其实大规模染色粮食,成本不低,风险大也无利可图,染过的粮食会变得不耐储存、易变质,商家也不会用这种方法牟利。

  如果实在担心食物染色,买之前可以闻一下是否有刺鼻的色素味道。而且,即使食物的天然色素掉色了,食物本身的颜色也不会发生改变;但如果发现食物掉色了之后,食物表面颜色变浅了,就很有可能是被染过色的食物。

  谣言关键词 海鲜

  每逢海鲜季节,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海鲜传闻,“注水蟹”“避孕黄鳝”都是老生常谈了,去年还有“注胶虾”,为什么躺枪的总是海鲜?

  业内人士指出,的确有商家会给冻虾注胶,不过这主要是为了让冰冻虾的虾头和虾身在运输过程中不要发生断裂,注射的是可食用的海藻明胶,而且一般不会给活虾注胶。消费者选购冰冻虾时,看看是否新鲜,如果已经呈红色或灰紫色的就不要购买。

  至于给螃蟹注水则可能性非常小,因为水注入螃蟹体内后,螃蟹会很快死亡,而且蟹的组织吸水性很差,水打进去了也会流出来,起不到增重效果。蟹壳上的孔其实是螃蟹相互碰撞,各自的蟹脚在身上刺出的洞。

  另外,“喂避孕药”促进小龙虾、大闸蟹等生长也是不可能的。避孕药是用于人类的药,对小龙虾和大闸蟹来说根本没有效果,而且只会造成死亡。

  赵泳谊提醒,夏季吃海鲜最重要的是要彻底洗净、煮透,不吃半生的海鲜,要知道,海鲜不洁导致食物中毒可比这些“传言”更加伤人。

  谣言关键词 塑料

  塑料一向是谣言的重灾区。在去年某段时间里,微信朋友圈充斥着各种有关于塑料食品的流言,如“塑料大米”“塑料粉丝”“塑料紫菜”等。

  事实上,这些谣言全部都是子虚乌有。从塑料加工的角度来说,能把塑料制作得可以与大米、粉丝、紫菜等多种食物“以假乱真”,其原料和制作成本都会比较高,商家根本不会做这种无利可图的生意。

  具体来说,作为我们每天都要吃的主食,普通人通过肉眼就能看出塑料和大米的区别,谣言中只是利用模糊的视频来骗人眼球。至于说撕不破的紫菜就是“塑料做的”,其实真正撕不破的原因很可能是紫菜泡发的时间不够,韧性太大。而“点火能烧起来就是塑料粉丝”这样的说法同样错误,因为粉丝中含有一部分淀粉和蛋白质,外表又细又干,燃烧起来非常容易。而且,粉丝燃烧时没有刺鼻性气味,但塑料燃烧却会有非常刺鼻性的气味。

  (本报综合)

2018年2月2日 星期

第05版:健康咸宁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