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第四批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全省先进村、全省示范村……11月13日,在通山县洪港镇西坑村村委会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荣誉奖牌。
我们惊讶,一个位于山谷夹缝中的边远村,一个靠山难以“吃山”的林业村,是如何获得如此多荣誉的呢?
村民解释,因为西坑村有个好支书——朱必海。
现年56岁的他,从23岁当选村支书起,就坚守着将西坑村建设成生态美丽村庄的梦想,至今仍初心不忘。
描绘一张宏伟蓝图
行走在西坑村集中居住点,只见沿河而筑的清一色的二层小洋楼,白墙青瓦,整齐划一;门前两股车道,车道与河坝之间,是宽宽长长的绿化带,风景秀丽。
很难想像,眼前的新农村,是离县城约60公里的边远村庄。
1984年,朱必海当选村支书。他决定先解决三个难题:一是修公路。贷款5万,用5年时间打通了那条全长8.5公里的进村公路。二是建学校。征用村里最好土地,投资40万元,用3年时间建成一所完全寄宿小学。三是接通电网。经过多方筹措,用4年时间,结束了村民“日落而息”的历史。
完成这三件事,耗费了10多年时间。期间,他放弃了三次招工机会,但他从未后悔。
1999年,朱必海与村“两委”班子讨论决定:搞新村规划建设和村庄整治;对居住在海拔500多米的3个自然湾3个小组,300多人口进行生态移民。
当新村建设规划提出时,很多人认为他是说着玩。他们邀请相关专家对村庄建设进行规划。对于不按规划建房的,就不批宅基地。朱必海两个叔叔的房子均与规划不符。朱必海隔三岔五上门,工作做了一年多。最后,叔叔婶娘们终于让步。
朱必海带领干部群众,用7年时间,在居民集中居住点修复河堤1680米,完善村庄绿化1.5万平方米,完成110多户近半人口的集中搬迁。
如今的西坑村,电视、电话、网络、自来水、路灯全覆盖,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便民超市、医疗室、老年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去年,该村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村”。
关停一批污染作坊
很多人认为,西坑村青山环绕,绿水长流,俨然一个世外桃源。
然而,西坑村也有过一段羞赧的过去:从进村口到村尾,10多里长的西坑溪两岸,排列着30余家土纸作坊,平均下来每四五百米远就有1家。制作土纸虽不放化学原料,但石炭却是成吨成吨地倒入纸浆池,与碾碎的竹屑一起腐烂,不仅恶臭难闻,而且溪水都被染成酱黄色,连小鱼小虾都不能生存,更何况人蓄饮用?
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春风浩荡时,朱必海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方针,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为此,他旗帜鲜明地提出:损害生态环境的加工业、采矿业一律要撤除。利用3年时间,村里先后关闭33家土纸厂、2家青石板矿厂、2家文化石加工厂。
村里还制定了“保护生态 爱护环境”的村规民约。村里的宣传栏上写着:对现有生态、植被、林木不得任意破坏。严禁无证采矿、探矿、破坏山体等行为。严禁采挖树木销售,违者罚款100至500元。房前屋后不准乱堆乱放。严禁家禽家畜在外放养。……
村民阮班礼说,几年前,他私自挖小组山头的红叶枫被阻止时,无法理解。这些年来,他看到村庄环境越来越好,生态越来越美,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如今,西坑村又以“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为契机,依托生态禀赋,全面启动村庄生态发展规划。
挖掘万亩山林潜力
家无业不富,村无业不兴。西坑村虽然耕地仅有406亩,但山林面积近2万亩,其中楠竹林1.1万亩。这是发展产业的重要资源。
朱必海多方引资,建立竹筷加工厂,为村民竹子找销路。筷子加工附加值不高,朱必海又引进老板,投资竹炭加工。
当日,在西坑村楠竹加工产业园,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朱必海介绍,产业园年加工产值可达1000万元,村集体收入可达数十万元。
今后村产业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为村民谋富路?
朱必海说,将扩大楠竹加工产业园的生产规模,并向消耗资源低、产品科技含量高产品发展。
另外,利用现有楠竹林,选择3000亩坡度小、土质好的楠竹林地,改造为“笋林”两用林基地,三年后实现每亩2000元产值,同时向竹笋加工延伸。
朱必海还将带领村民培育生态旅游产业和绿色产业。西坑村有数千亩樱花林和千年红豆杉古群落,将以打造红豆杉之村为起点,发展西坑村旅游十八景和西坑民宿。将村子荒山荒地改造整地450亩,栽花植果向四季花果发展。
“我今年56岁了,我要继续干下去,努力把西坑打造成一个绿色风情村。”朱必海说,把西坑村建设成生态、绿色、低碳的现代新农村是他一生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