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8日 星期
坚持绿色崛起,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
咸宁走向何方?

  (上接第一版)

  有道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向选对,事半功倍。

  事实上,就如何做好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全域旅游“三篇大文章”,市委早已成竹在胸。

  ——现代农业。全域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千亿工程。重点做强茶叶、油茶、楠竹、蔬菜、畜禽、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批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打造田园综合体,带动农民致富、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智能机电、节能环保等绿色新产业,以“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打造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食品医药等五大千亿产业板块,实现咸宁制造向咸宁智造转变,咸宁产品向咸宁品牌转变。

  ——全域旅游。按照“小、精、灵”的要求,坚持城景一体,把咸宁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推进“旅游+”和“+旅游”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与城市建设、工业项目以及大健康、大文化等多方面结合,加快“一城十区二十景”建设,构建“一核两翼四极四带”的全域旅游空间格局。

  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很显然,做好“三篇大文章”,咸宁受益无穷。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做大做强经济底盘,可为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

  深问一层,咸宁能否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

  市委清醒地认识到,建成特色产业增长极,项目支撑是关键。

  项目从哪里来?

  从招商引资中来!

  今年初,咸宁吹响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冲锋号”,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3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9%,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居全省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居全省第7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居全省第8位。

  让咸宁人更有底气地是,梓山湖大健康产业试验区初具规模,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全国森林养生示范区、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市创建、幕阜山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扎实推进。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支撑点。咸宁正在加快创建以青砖茶为主导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域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咸宁楠竹生产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获批第九批国家农业标准化提升项目……

  开弓没有回头箭。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咸宁条件已经具备,只要同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2017年9月8日 星期

第06版:纵览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