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赤壁“物流模式”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全国农村物流发展典型案例”之首,向全国推广。
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县级城市,何以获此殊荣?
透过赤壁市近两年整合资源,构建覆盖市、乡(镇)、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服务体系的实践,人们不难发现,赤壁“物流模式”作为湖北省农村交通物流试点示范项目,不仅有效降低了农村物流成本,破解了制约农村物流发展“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而且仅2016年物流业经营总额就达到54亿元,占到GDP的16﹪左右,实现税收1000多万元。
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的赤壁,是我国着名的楠竹之乡、茶叶之乡、苎麻之乡、猕猴桃之乡、鱼米之乡。全市农产品年流出量达60至70万吨,其中30%供应咸宁、武汉等省内周边地区,70%销往省外。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造成组织网络不健全、市场覆盖面较窄,农村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缺失、规范化程度低。因此,建立完善的综合性农村物流服务平台、满足农民的物流需求,引起了赤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该市坚持把加快建设华中地区现代物流基地,作为赤壁加快强而优中等城市建设的战略举措之一,自2015年起,通过成立农村物流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出台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施意见,设立1000万元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编制《赤壁市现代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赤壁市农村物流融合发展规划(2015-2020)》等,助推农村物流业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该市一方面由交通部门牵头,组织交通物流、商务、供销、邮政、物流、农商行、湖北康华智慧物流园、赤壁绿购电子商务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签订《赤壁市农村物流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合力推进全市农村物流健康发展,形成“一点多能、一网多用、资源融合、运营有效”的农村物流发展新格局;一方面依托康华物流园,建设以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为中枢,10个镇级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为支点,140个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点为终端、物流班车为纽带的农村物流三级配送网络体系,实现了农村物流镇、村服务站点装修式样、站牌标示、设施配置、服务范围、服务标准“五统一”。
该市设在农村物流中心的农资仓配中心,按照统一采购、统一仓储、统一配送的模式,开展农村物流业经营,服务电商快递下乡,不仅使采购成本降低了10%,物流成本降低了20%,而且配送成本节约15%、运输效率提高30%以上,使电商物流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畅通农产品进城环节,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据统计,仅今年6月份,余家桥乡大岭、新店镇朱巷、赵李桥镇羊楼司3个试点扶贫村,就通过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点收发包裹352件、销售鸡鸭等家禽186只、鸡鸭蛋10600个、蔬菜630公斤,农产品和农副产品交易总额达到2.8万元,试点村的贫困农民从农村物流中获得的收益大大提升。
目前,赤壁市已先后建成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6个,拥有物流企业62家,其中营业额过5000万元的企业5家,有3家企业通过国家2A物流企业认证、2家企业获3A认证,2家企业被评为全省重点物流企业,2家企业获评全国城市物流诚信企业。